沈阳市某医院城镇职工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沈阳市某医院城镇职工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出处:《吉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医疗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卫生费用急剧上升。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世界各国一样面临着医疗费用上涨和资源浪费的问题。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机构确立了“低水平、广覆盖”、“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略有结余”的保障策略。然而,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加,医疗费用刚性增长与医疗保险有限的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显著,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面临着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的双重挑战。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沈阳市某医院城镇职工医保患者2015年度的住院费用进行分析,了解该院住院费用的分布情况,探讨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以发现该院职工医保患者住院费用运行中的规律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从HIS系统中导出Excel数据库,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描述性分析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住院费用构成、统筹费用分布等进行描述;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人员类别、住院天数间患者住院费用的差异;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比较各类因素对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住院费用的构成分析:药品费用、材料费用、化验费用、检查费用分别占住院费用的41.21%、15.86%、14.77%、13.17%,其中药费占比最高,且不同人口学特征药费占比均高于其他项目。不同疾病种类的药费占比37.50%~62.26%,其中耳和乳突疾病药费占比最高为62.26%;循环系统疾病药费占比最低为37.50%,但其材料费占比最高为20.29%。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住院天数是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住院天数在28天以上的九类疾病中,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这三类疾病的占比合计为67.74%;同时这三类疾病在各类疾病中次均住院费用的排名依次为第1、2、4位。人员类别是住院费用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不同人员类别分组的职工医保住院患者中,退休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和各项目的次均费用均高于在职患者,且在退休患者各项目费用的占比中,药品费用和材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高。其他影响因素,通过秩和检验,性别和年龄是住院费用及各项费用的影响因素;但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中,性别和年龄因素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45-59岁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最高为9761.94元,其次是60-74岁患者为9706.57元。不同病种的疾病负担分析:职工医保患者患病排名前三位的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57.99%)、神经系统疾病(7.93%)、呼吸系统疾病(6.43%),肿瘤(2.19%)排名第九位。不同病种的住院费用差异明显。次均住院费用排名前三位的疾病依次为:肿瘤(13749.29元),循环系统疾病(10070.05元),呼吸系统疾病(9793.92元);次均住院费用排名后三位的疾病依次为: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7761.13元)、神经系统疾病(7473.86元)、耳和乳突疾病(7279.76元),疾病次均住院费用最高和最低间相差6469.53元;各类疾病中,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的比例均为最高。职工医保住院患者的总次均自付比例为32.49%,次均住院费用最高的前四位疾病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次均补偿费用最高的前四位疾病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二者基本保持一致。但次均自付费用最高的前四位疾病也是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以肿瘤为例,肿瘤患者次均补偿费用在各类疾病中为最高(8410.79元),但其补偿比例在各类疾病中为最低(61.17%);肿瘤患者次均自付费用(5338.49元)与次均自付比例(38.83%)在各类疾病中均为最高。结论:在住院费用构成中,药费占比最高。其中药费占比最高和最低的疾病分别为耳和乳突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人员类别和住院天数是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退休患者的住院费用和各项目费用均高于在职患者;住院天数越多,住院费用越高。次均住院费用最高、次均补偿费用和次均自付费用最高的前四类疾病均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次均补偿比排名最高的前三类疾病依次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耳和乳突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系统疾病。次均自付比排名最高的前三类疾病依次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完善医保付费方式,避免盲目地控制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的比例,医疗费用的控费机制应立足于长远。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197.3;F842.6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米百锋;;咸阳调高城镇职工医保待遇水平[J];中国医疗保险;2013年02期
2 东山;;创造辉煌[J];中国医疗保险;2009年09期
3 王歆;;天津市 推进医疗费用联网结算力度大效果好[J];中国医疗保险;2009年06期
4 顾昕;;盘活沉淀基金[J];中国医院院长;2010年05期
5 杨一心;刘晓婷;;对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余的再认识[J];中国医疗保险;2009年11期
6 王东进;;伟大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十五周年而作[J];中国医疗保险;2009年09期
7 王华芳;;十年春秋 十年一流——陕西省榆林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纪实[J];中国医疗保险;2010年01期
8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文伟;;起付线的设置与取消[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暨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9年
2 王昌民;滕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优抚医院的影响及对策[A];《中国民政医学杂志》组稿暨医院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响应全面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待遇的要求[N];扬州日报;2008年
2 记者 侯娜 实习生 朱珠 吴双;城镇职工医保缴费取消“终身制”[N];黄石日报;2013年
3 记者 黎军 肖莉丽;重庆调整城镇职工医保政策[N];健康报;2013年
4 首席记者 崔凌云;城镇职工医保标准明年起调整[N];兰州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晏武方;沿河对城镇职工医保进行调整[N];铜仁日报;2009年
6 记者 张瀚予;我市城镇医保覆盖率达到82%[N];长治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丰友中 樊琳琳;我市城镇职工医保制度办法将作修改完善[N];黄冈日报;2010年
8 记者 王海英 实习生 吴璇;银川调整城镇职工医保待遇[N];宁夏日报;2010年
9 巴特尔 杨拥军;城镇职工医保报销待遇再次提高[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1年
10 记者 王晓亮;我市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调整[N];海东时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范文君;不同基本医疗保险的老年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袁希;沈阳市某医院城镇职工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3 姜腾达;七台河市城乡居民健康知识与行为现况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4 胡小光;城镇职工医保受益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5 王丽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23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323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