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材产品产业内贸易关系数据样本研究
【摘要】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产业内贸易经成为推动国际产业分工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产业内贸易促进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的产生,弱化了国与国之间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可以提升一国的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规模反映了一国在面对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时能够快速调整自身生产的能力。如何通过发展产业内贸易来推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未来重要的战略选择。木材是天然、绿色、环境友好型材料。从发达国家林业发展经验来看,以木材资源为主的林产品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同时又难以替代的重要资源,木质林产品的多寡已成为判断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森林资源稀缺型国家,木材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可以弱化中国森林资源禀赋的不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木材产品需求,同时还可以促进中国林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木材产品产业内贸易发问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在对中国木材产品对外贸易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中国木材产品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并存的现象。为了深入理解中国木材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状态,论文对中国木材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类型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产业内贸易可以有效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论文实证分析了产业内贸易对木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最后,论文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层面,提出了如何促进中国木材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论文研究,可以为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可以为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制定调整林产品对外贸易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其它行业产业内贸易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1导论
1.1研究背景及动因
近年来,这一贸易形式取得子决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国际产业分工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产业内贸易促进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的产生,弱化了国与国之间要素享赋上的差异,可以提升一国的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规模反映了一国在面对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时能够快速调整自身生产的能力。如果一国的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那么,贸易自由化所引起的资源再配置就主要发生在技术条件及投入要素品质相近的同一行业内的厂商之间,而不是不同产业之间,这意味着该国进行贸易自由化的代价将相对较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一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种贸易方式只能获得由产业间贸易带来的比较利益,而难以借助开放型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以获取产业内贸易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发展产业内贸易推动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产业内贸易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渐引起学术界对其理论和实证的研究。目前,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多集中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少。在所研究的产业方面,多集中于汽车、制造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对于木材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国内外还少有的系统研究。因此有利于本研究借鉴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有关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一是有关木材产品对外贸易的研究。
............
2研究的理论基础
2.1传统贸易理论
2.1.1比较优势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古典学派的创始人亚当·斯密(AdamSmith,1776)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建立在生产的绝对成本的比较上。如果一国生产单位数量的某种商品使用的资源绝对量较少或效率高,那么它在这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能提高劳动效率,一国只要专业化生产本国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的成本,用以交换本国生产成本绝对高于他国的产品,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获得总产量的增加、消费水平和节约劳动时间的利益。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817)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从技术差异的角度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的一个中心观点就是,一个国家即便在每一种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它仍然会在某些领域享有相对比较优势:不仅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有可能通过交换增加社会福利,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同样可以通过贸易增加福利李嘉图认为...............
2.2产业内贸易理论
2.2.1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属于静态分析,一般都以某一时点的要素享赋条件来考虑比较优势的问题。无论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还是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享赋理论都属于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其静态表现在:一是要素享赋固定不变,二是要素在国与国之间的不可流动性。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一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不但在其数量和质量上发生变化,而且在其结构上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生产要素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对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引中和发展,它突破了传统的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关于规模报酬不变、技术水平不变、要素数量和质量不变等一系列假设,认为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格局的形成是各国要素积累的结果,这里的要素包括资源要素、技术要素、知识要素等。因此,概括起来分析,动态比较优势仍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生产技术优势,二是资源享赋优势。
..............
3中国木材贸易发展及特点.............................17
3.1中国木材进口贸易现状.............................17
3.2中国木材出口贸易现状.......................27
3.3中国木材贸易特点...............36
3.4本章小结..............0
4中国木材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测定.........................41
4.1产业内贸易衡量指标体系......................41
4.2中国木材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测定.........................42
4.3本章小结................................................43
8政策建议
8.1政府层面
8.1.1营造产业技术创新环境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产品质量的差异化,要想高水平的发展产业内贸易,通过产业内贸易提升产业结构,就需要发展产品质量的水平差异化(宋维明,2010)。而产品水平质量的差异化,离不开技术创新。为了鼓励企业等进行技术创新,政府应在积极改善产业技术创新环境,笔耕文化传播,营造技术创新氛围。首先,政府需要从完善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市场制度和培育有效激励技术市场的竞争制度两个方面着手,从而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具体来说,在完善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市场交易制度上,要建立一系列完备的制度作为市场运行的依据,降低参与创新主体的交易成本,如技术产权交易制度、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交易制度、技术交易中介服务制度,以及人才流动、资金融通等促进技术创新要素有效组合的交易制度等;在培育有效激励技术创新的市场竞争制度上,需要通过立法,打破垄断,加大反不正当竞争的力度保证竞争行为的规范有序,充分调动市场的本身的调节能力,促进产业技术创新。
............
9结论、创新与讨论
9.1结论概括
我国林业产业正处于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初级阶段,中国木材贸易依然保持着比较强劲的增长态势,但是进口增速明显趋缓。转变林业产业的发展模式,提高产业结构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应当成为今后林业产业政策的根本导向。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林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问题,就有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木材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9.1.1中国木材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测算结果
9.1.1.1中国木材产品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通过对1999年到2009年木材产品进出口数据的测算,发现仅有造纸及纸制品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高,中国木材产品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并不高。
...............
参考文献:
[1] 程宝栋. 中国木材产业成长: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J]. 国际贸易. 2010(12)
[2] 陈伟,宋维明. 我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J]. 林业经济. 2010(07)
[3] 程宝栋,田园,龙叶. 产业国际竞争力:一个理论框架模型[J]. 科技和产业. 2010(02)
[4] 任保平.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的优化[J]. 求索. 2009(10)
[5] 于井泉,李燕琼. 四川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6] 赵云河. 昆明市国税收入与GDP的协整和因果关系分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7] 刘欣. 我国家具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09(01)
[8] 程红莉. 产业内贸易水平及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中国纺织业为例的研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11)
[9] 赵云河. 昆明市国税收入与GDP的协整和因果关系分析[J]. 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8(11)
[10] 田明华,程宝栋,蔡琳珊,胡明形. 我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分析[J]. 中国人造板. 2008(10)
本文编号:10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0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