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组织形式、市场势力与农业产业链融资——基于江苏省397户规模农户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产业链组织形式、市场势力与农业产业链融资——基于江苏省397户规模农户的实证分析 出处:《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链组织形式 市场势力 农业产业链融资 规模农户
【摘要】:本文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和农村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利用江苏省397户规模农户样本数据,通过建立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了产业链组织形式、市场势力对规模农户产业链融资规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龙头企业带动型或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产业链组织形式对规模农户获得农业产业链内外部融资规模都有正向影响。进一步从议价能力和被替代程度两个维度来衡量规模农户的市场势力对其产业链融资规模的影响,本文发现,规模农户市场势力越强,越容易获得农业产业链内部融资。分析还发现,规模农户的种养经营面积、固定资产现值、收入是否稳定等因素对其产业链外部融资规模影响显著,而户主受教育年限、经营类型、交易信用状况等因素对其产业链内部融资规模影响显著。
[Abstract]: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operation mode and rural financial reform ,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chain organization form and market power on the financing scale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by establishing two - stage model and Tobit model of 397 households in Jiangsu Province .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农村金融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户产业链契约交易信用演变与协同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403077) 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规模农户产业链融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SKCX2017008) 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F323.7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分工分业不断深化,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芳,王凯;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01期
2 王凯;加强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战略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4年01期
3 赵绪福,王雅鹏;培育有竞争力的湖北农业产业链[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08期
4 王凯,颜加勇;中国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11期
5 李军民;;国外农业产业链运作的经验[J];新农村;2007年05期
6 安波·杨英措;张华;;农业产业链的企业效应[J];商场现代化;2007年19期
7 李杰义;;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动力机制及途径研究[J];理论探讨;2007年04期
8 李文伟;;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链管理探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10期
9 李杰义;;农业产业链城乡间延伸的机理及政策建议[J];中州学刊;2009年03期
10 李杰义;;农业产业链的内涵、类型及其区域经济效应[J];理论与改革;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茜;陈凯;;运用财务指标对农业产业链的业绩评价[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2 刘建兰;龙祖坤;白晋湘;;不发达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之劳动力制约因素分析[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3 陈静;秦向阳;肖碧林;;基于典型案例的我国农业产业链构建模式研究[A];2010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前言[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5 李钟善;王性炎;;发展元宝枫,引领农民走生态木本农业致富之路[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C];2010年
6 周长山;;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和新要求[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郑家裕;秭归产业大户拉长农业产业链[N];湖北日报;2005年
2 王海雷 孙明 王晓鹏;莱阳拉长农业产业链[N];烟台日报;2005年
3 柏俊林;七大农业产业链带动百万农民增收[N];永州日报;2006年
4 新新;国外农业产业链的内涵和运作经验[N];东方城乡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岑家勇;做大做强农业产业链 增加农民收入[N];贵州民族报;2008年
6 李海;武汉打造15条特色农业产业链[N];商务时报;2009年
7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李树超;国外农业产业链研究[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郭东;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N];河北日报;2013年
9 记者 杨峻发;地区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N];吐鲁番日报(汉);2013年
10 记者 朱家芬 通讯员 李文华;在“循环”中延伸农业产业链[N];楚雄日报(汉);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静利;农业产业链稳定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何官燕;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李文伟;农业产业链功能实现途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4 李杰义;农业产业链视角下的区域农业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王秋菊;区域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6 王亚飞;农业产业链纵向关系的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丁雄;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协调与管理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杰;面向山东省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服务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琳滨;农业产业链发展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3 黄宗胤;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现状及对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游璐婉;农业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杨冬;农业产业链组织模式与组织效率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琦;关于安徽省农业产业链问题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杨君莹;多功能农业框架下浙江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8 卢晓莉;基于共生理论的农业产业链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华敏璐;中国农业产业链融资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程杰;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73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37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