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本文关键词:产业融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出处:《群众》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发展 农村生活方式 都市现代农业 空间竞争 数字信息技术 国际先进技术 发展政策 平台化 高品质生活 农业遗产
【摘要】:正近年来,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升,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新的突破亟待破题。笔者认为,实施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文化元素与产业的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的融合融入,提高文化附加值,推动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价值链高端攀升,以跨界、融合、创新的思维谋求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壮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ultural industry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the scale of the industry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to the economy is obviously enhanced, and the role of employment is constantly enhanced. Bu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 to achieve a new breakthrough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speeding up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with industry, design, marketing and other links, improve the cultural added value. Promote the extension to both ends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the value chain high-end climb, cross-border, fusion, innovative thinking to seek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tself, promot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t is a strategic cho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during 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分类号】:G124
【正文快照】: 近年来,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业、创意农业等培养成为现代文化以产业融合培育农业新业态。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的贡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意、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农村生活方式献率明显提升,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设计和品牌培育等手段全面提升和农业生态资源发展创意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文霞;中国经济发展奇迹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J];沧桑;2005年04期
2 喻莉英;;论经济发展与艺术设计的关系[J];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10期
3 本刊编辑部;;致谢[J];改革;1987年04期
4 王剑颖;经济文化研究应当为经济发展服务[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4年03期
5 余素芬;旅游振兴与乌鲁木齐经济发展[J];干旱区地理;1996年03期
6 陈世清;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J];哲学动态;1999年01期
7 马占彪;劳动力科技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张居华;;喜免千年税[J];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12年06期
9 李英子;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的一面镜子——读《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J];东疆学刊;2000年03期
10 刘慧琴;文化观念创新与经济发展[J];经济论坛;200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必俊;;发展健康产业 促进健康长寿和经济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A];2009中国老年保健暨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9年
2 钟坚;;关于回归后香港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A];2007中国经济特区论坛:香港回归1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7年
3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陈继平;潘丽珍;庞森;;广东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5(2007~2008)[C];2008年
5 翟庆昌;李颖;李有为;杨雨;张宁;;天津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6(2008~2009)[C];2009年
6 范少明;袁青;赵春河;郝占永;张帆;;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6(2008~2009)[C];2009年
7 陆群;周洁;欧坚;;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6(2008~2009)[C];2009年
8 陈征;;充分重视现代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9 王国斌;;狠抓决策落实加快经济发展[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周卫平;;长治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A];山西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齐泽萍;省领导参加工会十大各代表团讨论[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2 ;各市州2006年一季度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表[N];吉林日报;2006年
3 田怀玲 (作者系任城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察局局长);通过制度创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N];济宁日报;2007年
4 邱闽;我市新聘30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员[N];新乡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叶尤刚 苏培;整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N];中国工商报;2000年
6 记者 陈乔炎;和平解决各种矛盾冲突 实现经济发展共同目标[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7 记者 李健 李兵;贵州:出台38条意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8 省委常委、副省长 薛军;强化质量法制 推进经济发展[N];山西日报;2000年
9 杨敬贺 薛伟 黄蔚;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昨挂牌[N];东莞日报;2011年
10 ;各市州二季度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表[N];吉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希琳;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贡献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若江;“中国模式”的转型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周建雄;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岳阳;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优势[D];吉林大学;2012年
5 孙希有;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04年
6 剧宇宏;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周为民;中国经济发展史论[D];中共中央党校;1992年
9 任保平;低成本经济发展的制度阐释[D];西北大学;2002年
10 蔡典维;论知识经济时代政治发展走向与政府新作用[D];山东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泽龙;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樊娴;京津冀协调发展中的雾霾治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谢伦盛;广东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贺;石油对外依存度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韩自豪;甘肃省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6 赵吟曦;朝阳县在招商引资中政府职能及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7 蔡晓蕾;济南市历城区服务业转型升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陈晶;金融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相关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稆丹;内江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互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10 郑霜;福建省财政民生支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D];集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10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41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