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 棉花 国际竞争力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出处:《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棉纺织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具有较为悠久的棉花种植历史,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棉花生产活动。我国棉花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棉花产量、消费量以及进口量已经位于全球首位,棉花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作为一个棉花生产大国,我国的棉花贸易却始终保持着严重的贸易逆差,这严重制约着我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我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促进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文章重点研究了我国及世界棉花生产和贸易的现状、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水平以及影响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本研究主要结论有:(1)我国的棉花种植面积较大种植区域集中,产量随时间波动较大,不同棉产区单产差别大。我国的旱涝灾害和病虫害严重影响了我国棉花的生产活动。近些年来我国棉花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棉花收益率下降幅度大。我国棉花的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国都比较集中。(2)通过SWOT分析,影响我国棉花生产活动和竞争力的不利因素主要有我国棉花缺乏优质品种、“三丝”现象突出、加入WTO时间较晚使得在棉花补贴与出口规则上处于不利地位以及棉花库存量较大等。(3)我国棉花在国际上完全不具有竞争力。(4)影响我国棉花出口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国GDP、两国之间的距离、棉花出口价格、农业从业人口、棉花产量、棉纱产量、汇率、金融危机以及自贸区的建设等。对此,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找出了提升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的路径:(1)发挥区域优势,优化生产区域布局;(2)增加财政投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病虫害防治工作;(3)提高棉农专业技术及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4)建立棉花专业合作社,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5)培育优质棉花,完善棉花质检体制,规范棉花流通;(6)积极参与贸易组织规则制定,加快自贸区建设。
[Abstract]:Cotton is an important cash crop in China, is an indispensable raw material in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China has a relatively long history of cotton cultivation. As early as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otton production activities have already existed. China's cotton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especially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 China's cotton output, consumption and imports have been ranked first in the world. Cotton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and society. As a big country of cotton production, our country's cotton trade has always maintained a serious trade deficit. This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tton industry,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udy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cott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tton production and trade in China and the world.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1) the cotton planting area in China is concentrated, and the yield fluctuates with time. The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s and pests and diseases in China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cotton production activitie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production cost of cotton in China has been rising. China's cotton export destination and country of origin are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2) through SWOT analysis. The main unfavorabl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tton production a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 are the lack of high quality cotton varieties in China, and the "three silk" phenomenon is prominent. China's cotton is not competitive in the world because of its late entry into WTO and the disadvantage of cotton subsidies and export rules, as well as the large stock of cotton.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s cotton export are GDP of two countrie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price of cotton exports,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cotton production, cotton yarn production, exchange rate, financial crisis and free trade zone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we find out the way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otton in China: (1) give full play to the regional advantages and optimize the regional layout of production; (2) increasing financial input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3)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level of cotton farmers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4) establishing cotton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to form scale effect and reduce production cost; (5)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cotton, perfecting the cotton quality inspection system, and standardizing the circulation of cotton;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formulation of WTO rules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free trade zones.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涛;产业层次上的国际竞争力内涵初探[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年06期
2 郝云宏,王淑贤;中国总体国际竞争力及其基本特点[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彭元正;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要力量[J];石油企业管理;2002年05期
4 本刊编辑部;把提升国际竞争力放在突出位置[J];南方经济;2002年05期
5 王丽萍,李创;开展国际竞争力研究 促进纺织产业发展[J];纺织科技进展;2005年05期
6 张铁男;罗晓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的理论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7期
7 ;中国化工十大最具国际竞争力品牌[J];化工管理;2005年Z1期
8 苗泽华;孙班军;;培育企业集团国际竞争力[J];江苏商论;2006年04期
9 紫石;;商业文化国际竞争力高层论坛在京召开[J];商业时代;2006年15期
10 李东生;;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一;许月丽;;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之实证研究[A];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聂秀东;徐宇辰;王志刚;;我国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提升对策[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3 翁乾麟;;关于提高广西糖业国际竞争力的几点浅见[A];全国甘蔗生产机械化与产业研讨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论文集[C];2002年
4 屈人愚;;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兼谈企业自主创新与国际竞争力[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汪涛;赵彦云;;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的预测[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年
6 陈新建;金燕;黄秉智;;香蕉国际竞争力与贸易格局分析[A];科技与创新——广东园艺科技论文集(广东省园艺学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段红艳;徐法;;我国体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思考[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刘晓光;;积聚优势、调整结构,提高辽宁果业国际竞争力[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9 陆继锋;沈宇;;中国烟叶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思嘉;;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转变看中国入世后制造业的全球定位[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三个代表为指导 提升国际竞争力[N];中国石油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张建中;努力探索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途径[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3 郭振纲;把软实力的提升放到应有的高度[N];工人日报;2004年
4 马海邻 郑红;国际竞争力:上海的话语权[N];解放日报;2003年
5 郑红;从综合竞争力到国际竞争力[N];解放日报;2003年
6 范敏;我国国际竞争力究竟如何?[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7 赵彦云;中国的竞争力在哪里[N];深圳商报;2002年
8 刘艳;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N];厦门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孟知行 谈燕;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上海发展新坐标[N];解放日报;2006年
10 廖青中;中材料集团四年培育一流国际竞争力[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柳;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刘海清;中国菠萝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3 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刘有成;我国油田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王龙;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陈昌洪;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卢进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海外直接投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乔娟;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9 曾珠;中日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赵海燕;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赵曼;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炳泱;中国服装类上市公司国际竞争力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4 任秀艳;人才质量因素对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5 李双双;中德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6 刘音;汇率变动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经验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黄娇娣;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陈撷艺;中国财产保险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9 黎梦华;阿里巴巴集团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顾金粟;中国工商银行与汇丰银行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62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46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