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论文化产业的本质——重建文化产业的认知维度

发布时间:2018-01-25 23:03

  本文关键词: 文化产业本质 文化生产力 社会文化系统 社会文化关系 出处:《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化产业是由文化产品的生产来定义的。没有文化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生产,也就没有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丰富多样性及其生产机制和服务系统的复杂性,构成了文化产业复杂的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的文化生产力形态,科学技术是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文化生产力形态,离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文化产业应用就没有作为社会生产力系统的文化产业;人是最根本的文化生产力。人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数量和质量构成状况,是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生产力在空间分布及其数量和质量构成状况的决定性因素;文化生产力是对全球化进程与演化的书写与表达方式,是全球史演化的一个结果,全球化是衡量文化生产力进化的标志;文化产业是人与社会一切社会文化关系的总和。在人与社会一切文化关系中,核心是人与社会的政治关系,表现为以文化产业准入与文化产品的市场准入为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意识形态关系;文化产业是一个包括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人、自然与社会于一体的系统整体,正是这种结构形态构成的生命性属性,建构了文化产业在其现实上是人与社会一切文化关系的总和这一本质,奠定了科学认识文化产业的价值空间。
[Abstract]:Cultural industry is defined by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al products. Without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al products and cultural products, there is no cultural industry, the rich diversity of 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complexity of production mechanism and service system. Constitute the complex social and cultural system of cultural industry; Cultural industry is the form of cultural productive force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m of 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Withou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there is no cultural industry as a system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Human being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cultural productivity. The distribution of human being in space and its quantity and quality constitute the decisive factor of cultural industry a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its quantity and quality. Cultural productivity is a way of writing and expressing the process and evolut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a result of the evolution of global history. Globalization is the symbol of the evolution of cultural productivity. Cultural industry is the sum of all social and cultural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and society. In all cultural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and society, the core is the poli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society. The ide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try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market access of cultural products is the main content and form of expression. Cultural industry is a whole system which includes internal space and external space, man, nature and society, which is the life attribute of this kind of structure form. It constructs the essence that cultural industry is the summation of all cultural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and society in reality, and establishes the value space of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industry.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分类号】:G124
【正文快照】: 什么是文化产业?我们的时代为什么需要文化产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对于我们今天时代的价值何在?是什么?这就涉及到关于文化产业的本质这一命题。本质问题是所有科学研究必须探讨的问题和回答的问题。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同样不能例外。文化产业的本质是什么?在迄今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苑洁;文化产业行业界定的比较研究[J];理论建设;2005年01期

2 毛崇杰;;从文本/语境到文化/文明(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王亚川;;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趋势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王晓升;;文化:意识形态抑或商品?——兼与《科学发展观与新文化观》一文商榷[J];哲学动态;2007年11期

5 周勤勤;;文化工业和文化产业[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01期

6 赵勇;;未结硕果的思想之花——文化工业理论在中国的兴盛与衰落[J];文艺争鸣;2009年11期

7 张铮;熊澄宇;;文化产业发展的五种创新能力[J];改革;2009年06期

8 何海华;;浅谈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9 西奥多·W·阿多诺;赵勇;;文化工业述要[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10 孙国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方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梅;;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2 刘玉岭;;科技进步对文化产业的作用与影响[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3 白玮;童健;;发展“内外兼修”的文化产业[A];山东群众文化学会获奖论文集[C];2003年

4 吴靖;曹宗平;;关于文化产品价值论的几点思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葛美佳;;用写作文化推动赫章文化产业的开拓与发展[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娜;;当代艺术(文化)经济的研究视角[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李勤;;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构建目标[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雨春;李晓晴;;发挥科技文化优势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企业管理)[C];2014年

9 洪传国;;对海南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10 杨济亮;;发展文化产业 构建和谐社会——以福州为例[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玉印;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陈胜利;认识“文化工业”的另一种视角[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锦秀;文化工业能否创造现代消费热点[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戴锦华;文化研究的可能[N];文汇报;2003年

5 王凤才;文化工业过滤了整个世界?[N];学习时报;2004年

6 王晨;探秘文化产业源流[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卫君翔 吴丽;以工业化的标准抓文化产业[N];运城日报;2007年

8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李明泉;提高文化产能 拉动文化消费[N];四川日报;2009年

9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主编 王育济;构筑文化产业而立之年的学术高地[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本刊编辑部;写给文化产业的2009[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小军;中国文化产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王晓玲;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文化产业园区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张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产业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陈清华;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机制创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冯潮华;文化产业若干重要关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新洪;在当代地理环境紧约束中文化力及其考量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德金;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谢慧铃;两岸流行文化的消费与传播[D];复旦大学;2004年

9 宋彦麟;辽宁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杨永生;中国文化产业作用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涛;二十世纪文化工业特征及其发展趋向[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齐自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朱晨曦;文化消费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杨壮;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5 汪静;文化生产力发展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

6 刘欢;汉服文化的产业链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睿;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8 耿伟华;地方政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琼;鄂尔多斯市文化产业发展政府职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0 陈叶;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63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463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4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