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环境规制、防治大气污染技术创新与环保产业发展机理

发布时间:2018-01-27 01:18

  本文关键词: 环境规制 防治大气污染技术创新 双控区 环保产业 出处:《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利用1998年开始实施的双控区政策解决模型识别问题,进而探讨环境规制能否促进防治大气污染技术创新。在双控区和非双控区城市防治大气污染技术创新的对比上,双重差分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双控区政策能够促进防治大气污染技术创新。在稳健性检验中,本文主要检验双控区和非双控区城市在1998年之前防治大气污染技术创新的趋势是否相同,并进行重复抽样实验,结果显示:模型并不存在内生性,估计结果是无偏的。在机制分析中,本文认为,在企业、科研院所和个人三类创新主体中,双控区政策主要激励企业的防治大气污染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双控区政策为脱硫设施和脱硫技术带来了巨大需求,引起大量从事脱硫业务的环保企业成立,进而促进防治大气污染技术创新。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odel identification problem is solved by using the policy of double control area which was implemented in 1998. Then the paper discusses whethe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can promot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air pollution, and compare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air pollution between double-controlled area and non-double-controlled area. The results of double difference model estimate show that the dual-controlled zone policy can promot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is paper mainly examines whether the trend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air pollution in double-controlled and non-double-controlled cities before 1998 is the same or not, and carries out repeated sampling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endogenicity in the model. The results are unbiased. In the mechanism analysis, this paper holds that among the three innovation subjects, enterpris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individuals, the dual-control policy mainly stimulate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double control area policy has brought huge demand for desulfurization facilities and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which has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arge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terprises engaged in desulfurization business, thus promoting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群之重点项目“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农林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基于作用、潜力和成本效益的分析”(713330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产业革命背景下我国产业转型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3AZD072)
【分类号】:X32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环境规制会对经济活动带来影响[1-2],其中备受关注的是环境规制对创新活动的影响[3-4]。波特和范德-林德(Portervan der Linde,1995)认为,当环境规制设计严厉且合理时能够促进创新,甚至能够抵消大部分环境规制的成本[5]。概括而言,环境规制越严格,技术创新则越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技术创新[J];浙江化工;2004年10期

2 孙育红;张志勇;;生态技术创新中制度的功能及组合制度设计[J];税务与经济;2011年02期

3 邵璀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创新生态化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郑士贵;生态技术创新选择环境的探讨[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07期

5 冯之浚;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6 冯久田;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7 王瑞梅;论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J];甘肃科技;2004年10期

8 胡长生;;论环境观照下的技术创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阮晓莺;;和谐社会视阈下生态化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J];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周华;郑雪姣;崔秋勇;;基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环境工具设计[J];科研管理;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秀娜;李媛;;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同一性分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张孝德;;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促进综合利用产业稳步发展[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奥野利文;;日本の环境规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三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孙林霞;吴献金;;湖南省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协整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5 叶祥松;;不同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999-2008年的实证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岭;;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和环境污染治理——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7 曾文慧;;流域越界污染规制:对中国跨省水污染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8 肖鹏;胡许萍;;环境规制差异对我国跨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海尔的探索性案例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案例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9 叶元煦;汪涛;韩威;;大国区域间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傅京燕;李丽莎;江榕;;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对波特假说的检验——以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开展节能减排为例[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景柱 曾广波 彭福扬;把生态追求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N];人民日报;2003年

2 刘焕桂 石柏林;大力发展生态化技术创新[N];中国矿业报;2013年

3 吴龙;工业固废处理亟须技术创新[N];新农村商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叶涛;清洁领域投资低迷 亟待技术创新“破局”[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2年

5 张Z,

本文编号:1467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467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c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