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土地流转政策下的现代农业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5-02-21 07:35

农业旅游的发展基础由原本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大景观、乡村文化为基础,区域内的景观本底差异较小,不同经营主体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景观的同质性,加之早期的农业旅游发展缺失统一系统的规划和规范,造成了区域景观的同质性严重。

4、项目单一与文化深挖不够

现代农业旅游是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结合的时尚产物,其实质是具有农业生态休闲、传统与现代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科普旅游。应该展现乡村文化休闲的体验项目;开发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娱乐项目;符合都市人群保健养生的生态项目;建设满足都市人群生活习惯的基础设施,从设施建设到项目设计上既体现农味又不失品味。

三、发展对策

制约现代农业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土地的权属问题、投资资金来源、从业人员的来源、专业的规划设计、相关政策的支撑等方面。

(一)引导个体经营为主的家庭特色农场建设

个体经营是农业旅游发展的最初形式,在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的弊端,比如,由于经营者的局限性,早期的农业旅游呈现出相互模仿,恶性竞争,开发档次不高、欺客宰客的现象严重。

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合理规划布局,引导个体经营者按照规范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通资金投入渠道,采取银行优惠贷款政策与民间合法融资渠道,,丰富现代农业旅游的投资、融资模式,推动差异明显,精致化的家庭农场建设,推进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

(二)推进涉农企业农业生产与特色产业园建设

涉农企业是推进现代农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涉农企业有资金的积累,并在种植养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思路开阔,引入高科技进行农业生产的意愿强烈,并以独立法人的优势投入到现代农业旅游体现的建设中。

通过建立农业机农业旅游的专项扶持资金及项目支持,引导涉农企业依托已有的生产规模和格局进行现代农业旅游项目的更新和升级,形成既实现高科技农业的生产效益,又能在现代农业旅游体系中得到进一步的效益扩大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产业园,拉长纯农业生产的经济链条。

(三)打造非农企业农业生态文化主题园建设

目前,涉足现代农业旅游的行业有,能源类行业、房地产行业、旅游行业、教育行业、矿产行业等,这些行业的涉足,既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又具备雄厚的资金基础,为现代农业旅游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能源类行业和矿产行业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下,为了实现企业转型、产业战略布局和企业内部的培训基地建设,争相进行农业生态文化主题园的建设。执行严格的土地政策和规范化的设计标准,指导这类农业生态文化主题园的建设。

旅游行业在旅游产业的激烈竞争背景下,需要进行实体景区的建设来丰富和提升旅游产品体系,制定合理的规划引导旅游行业涉足的农业生态文化园向旅游产品的纵深发展。

教育行业服务的学生群体食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为了保障饮食安全,提供自产自销的农产品,既降低成本又保障安全的有效措施,目前教育行业涉足农业生态文化主题园的建设也纷纷出现。农业生态文化主题园不仅可以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还可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也是未来教育方式、模式的转变的特殊需要。

参考文献:

[1]梅燕,肖晓.基于土地流转新政策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3-114



本文编号:15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5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5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