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产业空间的多维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8 00:38

  本文选题:大城市边缘区 切入点:乡村产业空间 出处:《农业经济》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十三五"期间,建设循环低碳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是加快农村地区改革创新的主要驱动力。本文针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产业空间存在的功能结构单一、基础设施陈旧、发展特色缺失、生态环境恶化、保障体系不足等问题,创新性指出从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四个维度构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产业空间的多维发展格局。提出产业空间的多维优化策略为:"三产共融"的新型乡村产业空间结构、传承创新的文化发展策略、生态文明导向下的"田园山水式"布局、政府扶持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和"规模化、网络化与集约化"的乡村产业空间模式。
[Abstract]: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 construction of a rural industrial system with low carbon cycle development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to accelerat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rural areas. Lack of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adequate security system, etc., innovative points out from the economic, cultural, The multi-dimensional development pattern of rural industrial space in marginal areas of big cities is constructed by four dimensions of ecology and society. The multi-dimensional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industrial space is put forward as follows: a new type of rural industrial spatial structure with "three industries in harmony", and a strategy of inheriting and innovating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layout of "pastoral landscape" under the guidan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scale, networking and intensification" of rural industry.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6年度基金项目“冀中地区大城市边缘区村庄空间形态的特征、演变及发展趋势研究”(编号:SZ16169)
【分类号】:F3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立群;;全产业链理论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路径[J];农业经济;2016年10期

2 谯薇;云霞;倪小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村产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卞广萌;程文;;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产业空间的多维优化研究[J];农业经济;2017年06期

2 卞广萌;程文;;大城市边缘区经济发展要打好“绿色牌”[J];人民论坛;2017年13期

3 孙慕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衍庆;;全产业链模式下我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选择[J];农业经济;2015年09期

2 张卫国;罗超平;李海明;;农民工、产业结构与新型城镇化——“中国西部开发研究联合体第10届学术年会”综述[J];经济研究;2015年08期

3 黄桂婵;胡卫东;;我国传统城镇化的特征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06期

4 张树民;钟林生;王灵恩;;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地理研究;2012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运迎霞;杨德进;郭力君;;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及天津培育对策探讨[J];城市规划;2013年12期

2 石林;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区域内就业的产业空间及其政策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6期

3 仲冰心;打通会议产业空间[J];中国会展;2005年17期

4 龙开元;大规模定制对产业空间重组的影响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03期

5 曾驭然;新产业空间与产业可持续性[J];社会科学家;2004年01期

6 赵楠楠;;广东省产业空间重组路径与模式初探[J];黑河学刊;2010年01期

7 石崧;;新产业空间的崛起及其对上海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影响[J];城市观察;2011年03期

8 辛有胜;;拓展产业空间 走出致富道路[J];支部生活;2002年10期

9 韩卫涛;乡企:尽快抢占西部资源和产业空间[J];当代经济;2000年05期

10 ;姜产业空间大[J];中国现代中药;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杨培峰;曹蓉;;创意产业空间解读与规划探讨——以温州创意产业园概念规划为例[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1新型城镇化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C];2014年

3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4 黄珏;;宏观政策视角下的上海产业空间发展演变[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宝平;;基于全球价值链的3G产业空间网络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林先扬;许学强;周春山;;大都市区产业空间成长机制与支撑体系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郭嵘;张韧柘;;深圳市岸线地区产业空间发展规划策略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玉海;;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首都经济圈内涵与产业空间再造路径探讨[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季杰 解冰;各区加快推进产业空间再造[N];深圳商报;2013年

2 李俊华;我省将完成旅游产业空间发展布局[N];山西政协报;2007年

3 南京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 李程骅;中国城市产业空间的三次变革[N];西安日报;2008年

4 今日投资 杨艳萍;医疗设备产业空间广阔[N];上海证券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许晓东;“智能养老”呈现全新产业空间[N];消费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杨彩华;节能环保:多大的市场蛋糕和产业空间?[N];成都日报;2014年

7 记者 张奕 通讯员 魏林;“十二五”城市规划优化产业空间[N];解放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庞彩霞;中山牵手潮州 拓展产业空间[N];经济日报;2014年

9 颜芳;“节能减排”开辟数千亿元新产业空间[N];新华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杨明;生物产业空间巨大 三年内有望倍增[N];中国工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军;长春市产业空间与土地利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成彬;沈阳产业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宇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空间集约利用的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姜涛;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空间演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4 杨随;中国汽车产业空间演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27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627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8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