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选题:中药配方颗粒 切入点:现状 出处:《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中医药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成熟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汤液、丸、散、膏、丹等传统中药剂型运用广泛,在人们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人们开始尝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产生一种新型中药——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配方颗粒具有调剂过程干净卫生、服用方便、剂量准确、便于携带贮存等优点,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关注。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整个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发展迅速,预计复合年增长率在40%左右。本文首先对国内中药配方颗粒的行业现状进行分析调研。概述中药发展过程以及中药配方颗粒出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总结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特点,调研分析国内六家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现状,检索国内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并进行比较分析。其次,对国外主要是日本的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并与国内的行业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中日两国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在市场规模、行业监管政策、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特点,研究日本的监管制度、管理经验以及生产技术,剖析国内整个行业在以上几个方面的不足。再次,本文在调研国内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现状基础上,从企业生产、行业监管及临床应用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国内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企业生产方面主要存在原料中药材质量难以保证;中药材产地加工及饮片炮制过程不规范;生产工艺不完善;产品外包装不规范等问题。行业监管方面主要存在缺少国家统一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行业监管体系及法律法规不完善;处于试点生产阶段,缺少足够市场竞争;中药配方颗粒监管定位模糊;缺少民间行业协会组织监管等问题。临床应用方面存在缺少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等效性研究论证;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价格偏高;处方量不灵活;病患认知程度偏低等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生产企业方面:保证原料中药材质量、严格按照GMP要求及炮制规范进行生产;进行大量工艺验证,确定最佳生产工艺;严格规范产品外观包装。国家监管方面:完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构建行业规范;建立中药配方颗粒统一药品质量标准;扩大生产试点,引入市场竞争。临床应用方面:开展大量试验研究,验证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等效性;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价格竞争力;开展中药配方颗粒药物经济学研究;加强推广,提高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度;构建电子化调配平台,提高医生处方中药配方颗粒的积极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广明;中药配方颗粒的前景和展望[J];江苏中医药;2002年06期
2 石敏 ,牛韬;浅谈中药配方颗粒[J];山东医药工业;2002年02期
3 邝荔,钟红兴,范召应,邱月琼,欧阳健民;中药配方颗粒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12期
4 郭玫,余晓晖,邵晶;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概况[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王智民,叶祖光,肖诗鹰,钱忠直;对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的几点建议和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4年01期
6 罗惠玲,陈美欢,何友勤,党振华;中药配方颗粒在医院的发展趋势[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年12期
7 梁静;中药配方颗粒的现状与展望[J];医学动物防制;2005年02期
8 周霞;万军;吴纯洁;杨俊芸;;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及问题[J];中国药房;2006年01期
9 符颖;;浅谈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04期
10 续海训;王建国;;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运用与研究[J];中医杂志;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晋京;;浅谈中药配方颗粒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A];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李海涛;;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A];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温期麟;方阵;温建云;;浅析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现状研究[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志龙;;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举隅[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涂瑶生;;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的研究[A];全国中药标准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高文远;刘新桥;陈海霞;;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化问题探讨[A];全国中药标准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义虎;宁玲;牛加水;;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高朝;;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前景[A];第六届海南省科技论坛“医药科技创新与药品质量安全”专题论坛、海南省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阿依古丽·塔西;孙素琴;周群;;茜草中药配方颗粒中辅料添加量的无损快速分析[A];全国第13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马登斌;刘艳丽;孔增科;;柴胡传统饮片及中药配方颗粒柴胡的质量分析研究[A];2010全国知名中医院院长暨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养生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涂瑶生邋毕晓黎;推进中药配方颗粒国际化战略需科技支持[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赵宗祥;李晓恩代表建议: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生产[N];中国医药报;2008年
3 柴玉;推广使用中药配方颗粒[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4 记者 柴玉;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成果丰硕[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徐海波;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上)[N];中国医药报;2010年
6 徐海波;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下)[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驻京记者 王丹;中药配方颗粒国际组织标准初步完成[N];医药经济报;2010年
8 记者 黄每裕;中药配方颗粒有了“身份证”[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徐亚静;六载试点 中药配方颗粒产业步履蹒跚[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徐亚静;我国开始研制中药配方颗粒国际标准[N];中国医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柳俊;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白芍中药配方颗粒制备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敏;X绿色药业公司中药配方颗粒项目投资的综合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何添伊;微滤膜在两种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江世雄;我国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胥爱丽;5种含齐墩果酸中药配方颗粒的专属性鉴别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陈文裕;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对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周元浩;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配方颗粒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09年
7 邹彦芳;华润三九中药配方颗粒营销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8 禹琪;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的比较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年
9 潘善伟;推拿疗法配合中药配方颗粒敷脐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陈广山;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水煎剂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29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629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