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倾销对中国产业损害的认定与评估——基于可计算局部均衡COMPAS模型的分析
本文选题:大豆倾销 切入点:产业损害 出处:《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将倾销边际变量引入局部均衡的COMPAS模型,从产业层面深入揭示倾销行为影响进出口国生产、进出口等经济活动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将局部均衡COMPAS模型可计算化,利用2011-2015年大豆生产与贸易的相关数据,模拟分析美国大豆在华倾销行为对中美两国及有关国家大豆生产、销售与收益的影响大小。模拟结果表明:美国大豆倾销行为对中国大豆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国产大豆市场份额减少约10.5%,价格下降约12.1%,产量降低约14.4%,收益损失约22.1%;倾销行为对美国大豆行业发展有利,市场份额、产出与收益均大幅增加;倾销行为具有"挤压效应",使其他国家非倾销企业遭受经济损失。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最后为中国大豆行业应对贸易摩擦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arginal variables of dumping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COMPAS model of partial equilibrium, an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dumping affecting economic activities such as production, import and export in import and export countries is deeply revealed from the industrial level. On this basis, the local equilibrium COMPAS model can b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of soybean production and trade between 2011 and 2015, this paper simulates and analyzes the soybean production caused by the dumping behavior of American soybeans in China to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concer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umping of soybean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caused substantial damage to the soybean industry in China. The market share of domestic soybean decreased by 10.5%, the price decreased about 12.1b, the yield decreased about 14.4m, and the loss of income was about 22.1.The dumping behavior wa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ybean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rket share, output and incom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mping has the "squeezing effect", which causes the non-dumping enterprises in other countries to suffer economic losses.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China's soybean industry to deal with trade fric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南京审计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经济效应:基于行业层面与异质企业双重视角研究”(11JCYJ02YB) 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项目“国外对华出口反倾销的经济效应及应对策略研究”(12JDSM14YB)
【分类号】:F313.7;F752.02;F75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红梅;第6届世界大豆研究会议[J];世界农业;2000年03期
2 刘凤菊;2000年我国大豆产需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0年08期
3 陈清一;关于发展新疆大豆生产的意见[J];新疆农业科技;2000年04期
4 李莹;大豆生产 前景广阔[J];山西农业;2000年05期
5 周进宝;万永红;赵双进;张孟臣;;我省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种子世界;2000年11期
6 信玉真;今年美国大豆收成将比去年增长11%[J];大豆通报;2001年05期
7 白木,周洁;我国大豆生产加工现状综述[J];吉林农业;2001年10期
8 吴庆兵;2001/2002年度全球大豆供求展望[J];粮食与油脂;2001年05期
9 刘新录 ,左孟孝;发展内蒙古大豆生产的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年11期
10 ;2001年世界大豆市场看好[J];饲料研究;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秦富;孙立新;白人朴;;我国大豆的比较优势、竞争力及对策[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耿臻;杨青春;苑保军;吕广伦;张东辉;李伟峰;;发展专用大豆生产推动产业化进程[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刘超;;加强有机大豆基地管理开拓国内外市场[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王贵平;刘晓冬;;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产业发展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杨艳琴;;发展辽阳市大豆生产的对策建议[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刘兆福;;大豆市场行情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全国首届大豆产业发展对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李国军;;发展绿色大豆生产 创建高效生态农业[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8 薛庆喜;;全国及东北三省32年大豆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变化分析[A];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建证期货 邱海翔;黑龙江大豆种植情况考察(二)[N];财经时报;2001年
2 中国农业大学 刘少伯 石有龙 葛翔 刘诺;再论我国大豆战略[N];中国畜牧报;2002年
3 朱殿勇;大豆产业 大有可为[N];河南日报;2004年
4 张士功 禾军 王道龙;入世对我国大豆生产的影响[N];粮油市场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杨曙光;土大豆为何不敌洋大豆[N];农民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高云才;大豆真能变“金豆”[N];人民日报;2002年
7 罗赓彤 段敬义;大豆生产呼唤产业化[N];伊犁日报(汉);2005年
8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提升大豆市场竞争力经往哪使?(下)[N];中国信息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黄宪奇;油世界预测: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将下降[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记者 刘旭;大豆市场有价无市[N];国际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栾立明;吉林省大豆生产的实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2 苗水清;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油料供给、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放;增强黑龙江大豆种植者竞争力的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2 王家农;我国大豆生产成本收益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芦思超;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对我国大豆期货价格的影响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4 徐新峰;我国大豆进口定价权缺失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5 黄晓莺;我国大豆价格干预政策对期货市场价格关联性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戚明贤;粮食危机期间中国大豆对外贸易调控政策对国内大豆市场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7 吴焕宇;中国大豆进口定价权缺失问题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8 杨程智;中国大豆贸易定价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9 徐兰兰;国内外大豆期货市场价格联动关系的实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10 赵利飞;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40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64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