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滨州港临港产业园区陆域防波堤工程稳定性监测

发布时间:2018-05-14 11:46

  本文选题:防波堤 + 稳定性 ; 参考:《水运工程》2017年S1期


【摘要】:为保证防波堤施工过程中堤体地基和结构的稳定性,设置堤体沉降监测、戗台沉降监测和堤体孔隙水压力监测3个观测项目。结果显示:在施工初期,由于施工速度快、加载间歇短,造成地基出现瞬时沉降过大;堤体成型后,各监测数据区域稳定,变化速率缓慢,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高。根据堤体实测沉降数据,通过双曲线法计算的土体固结度较高,地基稳定性好。
[Abstract]: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found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breakwater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eakwater, three observation items are set up: the monitoring of the settlement of the embankment, the monitoring of the settlement of the embankment and the monitoring of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of the dik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early stage of construction, because of the fast construction speed and short loading interval, the instantaneous settlement of the foundation is too large. After the embankment is formed, the monitoring data areas are stable, the rate of change is slow, and the dissipation degree of pore water pressure is high.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settlement data of embankment, the consolidation degree of soil calculated by hyperbolic method is high and the stability of foundation is good.
【作者单位】: 北京水规院京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分类号】:U65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孔庆宇;袁小林;黄作俊;;天津南港工业区防波堤工程施工监测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年07期

2 李治朋;张宇亭;;沉降预测方法在软基处理过程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12年02期

3 李榕波;董志良;吴中;;防波堤袋装砂软基处理及监测数据分析[J];水运工程;2006年05期

4 潘林有,谢新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预测软土地基沉降[J];岩土力学;2004年07期

5 周辉,方大勇,李川,陈小文,刘智光;大型土工织物充填袋筑堤时软土地基变形速率的控制[J];广东水利水电;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焕明;;妈祖经贸园外围海堤施工监测与安全性分析[J];水运工程;2017年S1期

2 沈树茂;周林根;;洋山港区某抛石围堤航标灯基础工后沉降预测[J];水运工程;2017年S1期

3 翟焕明;;滨州港临港产业园区陆域防波堤工程稳定性监测[J];水运工程;2017年S1期

4 孟伟超;;哈佳铁路中等压缩性粉质黏土地基沉降特性研究[J];高速铁路技术;2017年01期

5 占鑫杰;高长胜;朱群峰;杨守华;张凌;庞彬;;高性能排水板在淤泥地基筑堤工程中的应用效果[J];水运工程;2017年02期

6 朱彦鹏;蔡文霄;杨校辉;;高填方路堤沉降模型现场试验[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7 葛苗苗;李宁;张炜;郑建国;朱才辉;;黄土高填方沉降规律分析及工后沉降反演预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8 徐卫平;刘昆峗;彭浩;邓华;屈新;;基于路基沉降变形规律的预测新模型及其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25期

9 杨志鹏;;过渡段路基在土柱荷载下的沉降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6年04期

10 余素萍;张修杰;李红中;;广东省潮惠高速公路某软土路基的沉降预测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治朋;张宇亭;;沉降预测方法在软基处理过程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12年02期

2 陈善雄;王星运;许锡昌;王小刚;;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沉降预测的新方法[J];岩土力学;2010年02期

3 杜彦良;姬来;刘新福;;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期沉降量的灰色预测模型及应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4 刘吉福;莫海鸿;李翔;徐小庆;;两种新的沉降推算方法[J];岩土力学;2008年01期

5 周全能;;软土路基后期沉降推算方法及误差分析[J];岩土力学;2007年03期

6 辜清华;何良德;;预测路基沉降的一种新模型[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李榕波;董志良;吴中;;防波堤袋装砂软基处理及监测数据分析[J];水运工程;2006年05期

8 盛利;赵长伟;诸葛爱军;;工程监测分析在大型充灌袋式防波堤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港湾建设;2006年01期

9 董志良,胡利文,张功新;真空及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基的机理与理论研究[J];水运工程;2005年09期

10 潘林有,谢新宇,罗昕,曾国熙;软土地基实测沉降的拟合和预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明远;张成华;;求解固结度简便计算方法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12期

2 林茂;吕凡任;;关于软土固结度的若干确定方法[J];路基工程;2007年02期

3 阎钶;林彤;朱长歧;;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软基的固结度分析与计算[J];土工基础;2009年04期

4 吴世明,王建人,曾国熙,唐有职;软土固结中波速与固结度的关系及其工程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1989年01期

5 宋应文,唐业清;固结度的计算方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6 孟庆山,王吉利,汪稔,郭应桐;排水固结法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固结度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1年10期

7 何群,冷伍明,魏丽敏;软土抗剪强度与固结度关系的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8 叶国良,孙万禾;固结度计算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港湾建设;2005年05期

9 王绪锋;郑峰;李忠林;;基于实测沉降的固结度分析法[J];水运工程;2010年04期

10 王丙乾;;双层砂井地基固结度的概率分析[J];四川建筑;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董志良;殷静;胡继业;刘曙光;;变荷载作用下塑料排水板地基固结简化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9年

2 张继红;;大面积堆载预压沉降与固结度计算分析及其应用研究[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王瑞春;童凯文;赖泉水;;考虑半透水下卧层的未打穿竖井地基固结解析研究[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傅晓红;何国富;;在中心局部固结地基上改建大型油罐基础沉降分析[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杨书涛;马韶繁;李凤琴;;逐级加荷条件下软土地基固结S-t模型的建立与应用[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谢新宇;朱向荣;潘秋元;;由实测沉降过程分析未打穿竖井地基固结参数[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耿雪玉;复杂条件下软粘土地基多维固结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聪;考虑Hansbo渗流的二维Biot固结分析[D];郑州大学;2016年

2 姚质彬;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基的固结机理及有限元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3 郑艺宾;基于软土微孔隙特征变化规律的固结模型及计算理论[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袁坚敏;软土地基一维非线性固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李维;利用瞬态瑞雷波测试软基固结度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张文伟;埋置基础的固结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杨红坡;一维非线性固结问题的概率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8 蔺亚虎;多种固结度饱和粘土不排水三轴蠕变的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仝帅;堆载预压下砂井地基固结不同分析方法比较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10 李菲菲;基于指数渗流模式的竖井地基固结解析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87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887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e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