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江西省工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0 17:14

  本文选题:工业生态化 + 耦合协调 ; 参考:《南昌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产业生态化是产业发展与演变的趋势,符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江西工业化进程正处于中期阶段这一现实,重点分析江西工业生态化发展情况。在对产业生态化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确定从工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将工业生态系统看作是由能源、产出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借鉴耦合协调发展理论对江西工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构建生态化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效率评价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江西工业各行业生态化效率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域内,一、能源、产出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发展不协调,工业生态化发展水平低;二、工业整体生态化效率低,多数行业处于DEA效率无效状态且相对于一些轻工业工业重点行业的生态化效率更低;三、工业整体生态化效率提升缓慢,但工业重点行业生态化效率提升速度更快;四、工业生态化效率提升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组织管理水平和规模效率在生态化效率提升方面作用不大。最后,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主体角度提出了促进江西工业生态化发展的相关措施。
[Abstract]:Industrial ecology is the trend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which accords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process of Jiangxi's industrialization is in the middle stag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Jiangxi's industrial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industrial ecology, it is determined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ecology. Firstly, the industrial ecosystem is regarded as an ecosystem form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energy, output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ecological development in Jiangxi Province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coupl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ory. Secondly,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fficienc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DEA efficiency evaluation model and DEA-Malmquist index model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ecological efficiency of Jiangxi indus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output and environment is not coordinated, and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ecological development is low; second, the overall ecological efficiency of industry is low. Most industries are in a state of ineffective DEA efficiency and are less efficient than some key industries in light industry. Third, the overall eco-efficiency of industry is increasing slowly, but the eco-efficiency of key industries is faster. The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ecological efficiency is mainly driven b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hile the level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scale efficiency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fficiency.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Jiangxi industry from the macro, meso and micro perspectives.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炳伟;方英琴;;工业生态化与节约型社会[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董岚;唐强;;基于互塑共生的生态工业环境的构建[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王建功;;工业生态经济实现的逻辑与影响因素[J];生产力研究;2008年24期

4 代锦;试论生态工业的基本思想[J];生态经济;1995年03期

5 夏昊,杨晓;工业生态总值核算研究──谈工业增加值指标的改革[J];浙江统计;1998年03期

6 王跃伟;;中国省域工业生态化水平的测定及演变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12期

7 李强,王桂侠;工业生态园的启示——对我国工业园区构成的反思[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6期

8 徐大伟,王子彦,丁旭;基于演化理论的工业生态化制度变迁分析[J];管理评论;2005年08期

9 周世祥;韩勇;;我国工业生态化问题研究及对策思考[J];能源与环境;2009年04期

10 王瑛,刘丽;工业生态:环境管理的新思维[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韩勇;周世祥;;我国工业生态化问题研究及对策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周卫东;;借鉴“工业生态园”模式 探索“核环保工程”建设[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永堂;;贵阳市生态工业发展研究[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4 郭志达;田金信;张国永;;基于Logistic方程的工业生态化演化进程预测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引亮;;矿区工业生态经济研究[A];21世纪中国煤炭工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陈引亮;朱亚平;李光文;周廷振;黄习中;沈娟;王生荣;许祥左;孔祥明;李静;郭萍;徐秀华;吴杰;鹿世铭;陈忠胜;;矿区工业生态经济研究[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7 舒伟;张晶;严丽平;周铭;;上海市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环境规划院 王金南;发展生态工业是解决工业污染的重要途径[N];中国环境报;2001年

2 记者 肖持纲;旅游工业生态三箭齐发[N];西安日报;2012年

3 缪健;朗盛在中国力推和谐工业生态[N];中国化工报;2006年

4 通讯员 杨林 晁永峰;上海工业生态园将落户西陵[N];三峡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勋 郑江南 龚世丹;争当全省工业“火车头”[N];贵州日报;2013年

6 陈晓亮 本报记者 仉庆华;伊春市西林区 高科技助推工业生态和谐发展[N];黑龙江经济报;2013年

7 黄新初;实施工业强州战略 加快建设全国藏区第一州步伐[N];阿坝日报;2006年

8 揭钦业;灵山工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对策[N];钦州日报;2010年

9 李博;循环经济、生态工业、清洁生产[N];中国冶金报;2008年

10 沈丹萍;勾画优美如画的工业生态[N];浙江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安静;我国硼工业生态化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2 陶阳;区域生态工业系统运行机制与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卜华白;面向低碳经济的中国铅锌工业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勇;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工业生态化问题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2 蔡婉莹;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陕西省工业生态化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李运帷;生态工业系统构建及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马千脉;我国工业环保核算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5 徐佳彬;基于技术路线图的生态工业系统构建与动力机制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6 翟立哲;济钢生态工业指标体系与模式建立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李柏楼;工业废弃物管理模式及其资源化途径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霍翠花;生态工业系统结构演化的理论分析与模拟[D];天津大学;2007年

9 张吉庆;工业生态经济意义下的新疆工业经济发展思考[D];新疆大学;2014年

10 李莎莎;陕西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工业生态园区管理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15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915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e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