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演变与价值转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8 23:55

  本文选题:移动互联网 + 产业链 ; 参考:《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15期


【摘要】:自2002年以来,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由移动运营商开始推动线上网络服务,创造了巨大的用户价值。网络运营商、网络内容维护商和终端产品生产商共同构成了移动产业链,随着时间的推进,其经历了从培育到产业联盟形成,再到价值转移的演变过程,这一产业链的演变过程对终端产业价值同样造成了显著影响。本文对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演变与价值转移进行研究,在阐述互联网的产业链体系的发展脉络和现状的基础上,将移动产业链的价值转移作为变量,对其对终端产业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移动互联网协同化产业链的发展路径进行思考。通过研究,期望对今后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思路。
[Abstract]:Since 2002, the mobile Internet industry chain has created huge user value by the mobile operators to promote the online network services. Network operators, network content maintainers and end product producers form a mobile industry chai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 it has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from cultivation to industrial alliance formation, and then to value transfer. The evolution of this industrial chain also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value of the terminal indust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volution and value transfer of the mobile Internet industry chain. On the basis of elabora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system of the Internet, the value transfer of the mobile industry chain is regarded as a variable. The influence on the terminal industry and how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mobile Internet collaborative industrial chain are discussed. Through the research, we hope to provide more idea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industry.
【作者单位】: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农业银行山东分行;
【分类号】:F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兴东;;互联网如何应对现实处境[J];中国经济快讯;2000年36期

2 谭克;我国互联网业的问题、影响及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10期

3 王华莹,罗嗣红;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5期

4 张西明;“入世”后中国互联网业发展需要新的战略思路[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09期

5 王志东;互联网:泡沫还是黄金[J];改革先声(新视点);2000年04期

6 方兴东;互联网与中国未来[J];经贸导刊;2000年11期

7 方兴东;互联网与中国未来[J];开放导报;2000年08期

8 黄培,陈俊芳;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0年10期

9 ;网信评述:谁在操纵互联网企业?[J];网络与信息;2000年06期

10 蒲越;互联网产业依然是清晨——本刊记者美国专访亚马逊总裁杰夫·贝索斯[J];中国企业家;200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林青;;互联网在资源整合中的作用[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闫彦;;移动互联网发展模式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张先祥;;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综述[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4 邸菁;贺博;汤刚;;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A];宽带中国战略与创新学术研讨会(30)论文集[C];2012年

5 郑宏剑;;我国无线互联网发展策略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汪旭东;;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科普新模式研究[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许泽聘;郑会颂;;一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演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郗杰英;;深入研究“网络一代”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9 姜奇平;;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A];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2012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10 李继兵;魏群;;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运营商基础业务发展趋势分析[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楠;互联网产业100强首次诞生[N];人民日报;2005年

2 ;中国互联网即将遭遇投资危机[N];经理日报;2006年

3 耀文;深圳:出资35亿元扶持互联网产业[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维依;深圳大力布局互联网产业[N];中国电子报;2009年

5 记者 杨阳腾;深圳大力扶持互联网产业发展[N];经济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钟良;深圳勾勒2000亿互联网产业蓝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记者 朱宏印;西北首家互联网协会成立[N];人民邮电;2001年

8 本报记者 邓淑华;人大代表关注互联网 首提产业立法议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周天鸿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暨南大学副校长) 冯建华 采访整理;促进我国互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北京金洪恩电脑有限公司总裁 王彤彦;中国互联网:重新启动[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宇;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2 王维维;互联网对创业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3 刘茂红;中国互联网产业组织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胡志兵;互联网生产和消费三个模式的微观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5 王婷;互联网服务业创新模式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王延青;产业价值链理论研究及其在我国互联网电话产业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杨庆丰;互联网骨干网互联互通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娟;老年人应用互联网的动因、特征及中国老年互联网产业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超群;互联网产业的税收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3 赖世茜;我国互联网产业的溢出效应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欧阳锋;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州电信的转型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马金伟;济南市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6 区芷诵;互联网上市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7 刘凡凡;移动互联网电视媒体APP商业模式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8 范优攀;互联网企业家创新对产业组织的重塑[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9 潘迎利;并购活动中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车婧;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电信运营商发展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48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948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e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