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我国产业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基于2002~2012年投入产出表

发布时间:2018-06-01 01:47

  本文选题:产业结构 + 关联网络 ; 参考:《当代经济管理》2017年11期


【摘要】:基于2002年、2007年以及2012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对我国产业结构关联性进行研究,同时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产业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产业部门影响力系数大于1,但呈现减少趋势;大部分部门产业感应度系数小于1,但呈现增加趋势;产业部门之间联动发展效果呈现好的趋势;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原材料工业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一直大于1,在产业关联结构中属于主导产业范畴。产业间网络密度呈现出逐年增加且增幅放缓的趋势;近10多年来,拉动经济发展产业部门在变迁,制造业相较于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更强的中间投入作用,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承担着桥梁的作用,但金融保险业已成为控制能力最强的产业部门;产业网络中存在明显的凝聚子群。针对我国产业关联网络结构特征,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tables of 42 departments in 2002, 2007 and 2012,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eva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it introduces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related networks. It is found that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most industrial sectors in our country is greater than 1, but the trend is decreasing; the industrial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of most sectors is less than 1, but the trend is increasing; the effect of linkage development among industrial departments is showing a good trend; Coking and nuclear fuel processing industry, chemical industry, metal smelting and calendering industry, The industrial influence coefficient and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of raw materials such as instrumentation and cultural offic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always greater than 1, and belong to the leading industrial category in the related structure of industry. The density of inter-industry network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increase is slowing down.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industrial secto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changing, and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a stronger role as intermediate input than producer servi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financial insurance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most powerful industrial sector, and there are obvious coacervation subgroups in the industrial network.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industrial related network structure, the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安徽工业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JL001)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2016CX010)
【分类号】:F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长新;;产业关联规律与投资倾斜政策[J];投资研究;1990年04期

2 王元京;西部特色经济的产业识别与评判标准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3 李永;我国目前产业关联结构效果的实证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4 林世渊;高科技产业与闽台合作机制[J];亚太经济;2004年04期

5 马仪亮;;国民经济产业关联的层次识别分析[J];兰州学刊;2007年11期

6 王花荣;;产业关联、制度环境对产业转移力形成的作用分析[J];职业圈;2007年23期

7 赵炳新;陈效珍;陈国庆;;产业基础关联树的构建与分析——以山东、江苏两省为例[J];管理评论;2013年02期

8 程连生;北京产业关联分析[J];经济地理;1992年03期

9 赵弘;孙芸;刘宪杰;;基于产业竞争力视角的科技奥运带动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10期

10 唐松;李镔;;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波及的分析[J];湖湘论坛;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杨雪春;王茂军;;区域产业关联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分析——以四川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国平;王春杨;袁薇薇;马小雨;;我国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与科技资源配置的匹配关系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黄选高;;关于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若干思考[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5 耿鹏;赵昕东;;基于GVAR模型的产业内生联系与外生冲击分析[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韩军;雷娟;;流通业对山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作用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钟明;张晓彤;危海霞;;城市产业发展的研究——以葫芦岛市为例[A];2013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孟彦菊;王天友;;EC+IO联合模型研究——基于四川省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9 郭常莲;王学萌;;灰色投入产出多目标局势评估[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卫国;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向与我们的对策[N];常州日报;2006年

2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赵鑫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吴石磊;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N];光明日报;2014年

3 记者 胡敏 许静 曾小清;灾区产业在恢复重建中优化升级[N];四川日报;2010年

4 刘世锦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寻找产业前行四个路标[N];中国经营报;2005年

5 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劳承玉;大地震的产业关联损失影响评估[N];四川日报;2008年

6 记者 周军;四川产业在恢复重建中优化升级[N];中国冶金报;2010年

7 李彦哲;务实推进与京津产业对接[N];河北日报;2013年

8 陈奇;提升特色产业 增强市场竞争力[N];安康日报;2007年

9 国家发改委区域规划咨询专家、华东师大教授 朱荣林;壮大上海产业整体实力的迫切需要[N];文汇报;2008年

10 本报评论员;强化基础建设 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N];广元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彬彬;长春市产业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韩颖;我国若干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数量分析[D];东北大学;2007年

3 张云;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迎旭;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张建平;东亚产业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徐强;中国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车松虎;长春市产业布局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韩斌;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的成渝经济区产业关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薛健;复杂网络视角下台海区域间产业及贸易关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10 王丽丽;中国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怡;广州市产业创新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宋安宁;文山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外部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黄丹;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4 张莹;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互补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刘志康;赣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6 徐士杰;西藏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政策研究[D];西藏大学;2016年

7 倪首芳;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从保税区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吕向阳;河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收入增长效应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9 崔e,

本文编号:1962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962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1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