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牡丹江地区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08:54
【摘要】: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素有“黑色瑰宝”、“素中之荤”之美誉。其营养丰富、口感顺滑,具有滋润强壮、补铁活血、润肠解毒等保健功效,是可食、可药、可补的药用菌,深受国内外广泛认可和推崇青睐,也为我国出口创汇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牡丹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生态条件优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全国最适合黑木耳种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牡丹江地区黑木耳产业发展迅速,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国际食用菌学会授予“世界黑木耳之都”、“中国食用菌之城”,所辖县域东宁黑木耳、海林黑木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为当地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黑木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牡丹江地区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对策性研究,对于发挥产业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黑木耳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内外黑木耳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牡丹江地区黑木耳产业发展优势、生产、加工、消费、菌需物资、产业循环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指出了影响牡丹江地区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质量安全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弱、产品深度开发不足、产业化经营水平低、菌业管理不到位、菌林矛盾突出等。针对问题提出了整合产业优势、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施“科技强耳”战略、提高科技贡献率,开展精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培育市场主体、构建功能完善的经营体系,加强菌政管理、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循环等发展对策。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推动牡丹江地区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牡丹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继续放大“世界黑木耳之都”、“中国食用菌之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实施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生态化进程,进一步促进黑木耳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黑木耳大市到黑木耳强市的跨越。提出的推动牡丹江地区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也为进一步提升牡丹江地区黑木耳产业竞争力,为政府与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26.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程显敏;;牡丹江地区苹果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振兴建议[J];中国林副特产;2014年04期

2 王志纲;;牡丹江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9期

3 戚伯华;高原;刘玉春;宋瑜辉;;黑龙江省牡丹江山区甸子地利用方向[J];经济地理;1986年01期

4 朱晓庆;;论牡丹江地域文化特质及其现代化走向[J];经营管理者;2013年09期

5 赵艳华;;积极发展牡丹江山区半山区地产果生产[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6 丁立威;;牡丹江周边地区药材产新动态[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2年03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戚伯华;高原;刘玉春;宋瑜辉;;牡丹江山区甸子地利用方向——兼谈牡丹江山区发展杨树林问题[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2 刘廷祥;张树文;;东北地区典型农林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脆弱性研究—以牡丹江地区为例[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曾庆霖;做大木博会的“大牡丹江”力量[N];牡丹江日报;2008年

2 首席记者 张淼 王唯先 王川;诚信创新加盟两地合作 合作共赢开创美好明天[N];牡丹江日报;2011年

3 张传海;弘扬地域历史文化 助力文化发展繁荣[N];牡丹江日报;2012年

4 首席记者 张淼;当好桥梁和纽带 促进交流与合作[N];牡丹江日报;2008年

5 首席记者 孟宝林;投资牡丹江是富有远见的战略选择[N];牡丹江日报;2013年

6 刘加勇 刘玉林;订单收购促增收[N];粮油市场报;2002年

7 首席记者 张淼 记者 李欣;携手战略投资者 实现合作大发展[N];牡丹江日报;2008年

8 张树永;一百一十三亿域外资金让牡丹江经济“热起来”[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刘玉萍;揭密1.8亿债权争端[N];证券时报;2006年

10 ;黑土地上“网出”的新故事[N];中国花卉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春红;牡丹江中下游地区渤海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韩晓玉;牡丹江地区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3 张亮;牡丹江地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590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590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1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