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建立中国煤炭产业新型管理制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1 04:06
【摘要】:自工业革命至今,煤炭一直是人类社会主要的能源之一,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贫油多煤”的国家来说,其地位更是尤为重要,我国煤炭工业在以往的国民经济建设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一直以煤炭储量庞大自居,但随着国家经济增长的持续,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增速也很快,经过多年开采,我国煤炭资源透支严重。加之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在近期集中爆发,面对经济、环境等多重压力,政府已经开始进行能源转型,大批的新能源项目准备或已经上马,煤炭产业将会面临巨大挑战。 令人担忧的是,在产能过剩、能源转型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多重危机下,煤炭产业中的各企业并没有形成合力来使自身走向一条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而是为了当下利益各自为战,无序的竞争使得煤炭价格持续低迷,煤炭产业的未来堪忧。更令人不安的是我国煤炭资源已经相对不足,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2》测算,中国目前剩余煤炭可开采储量仅为1145亿吨,煤炭资源储采比为33(远低于世界水平的133),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可持续能力明显不足。而且煤炭产业一般是其所在地的支柱产业,如果其一旦陷入长期亏损和资源枯竭,那么这将会给煤炭产地的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将带来不可预知的社会危机。为了使煤炭资源型城市稳定、健康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在尝试资源型城市的转型,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文中提出在2020年基本解决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完成城市转型任务,并下拨大量资金给予支持。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想要真正完成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最终还是要培养和形成城市自身的非煤产业竞争力。打造城市非煤产业竞争力需要大量人才和资金,也同时需要良好的地区投资环境,而这所需的一切都必须得有可持续发展的煤炭产业作为支撑。 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煤炭资源城市的转型是分不开。首先,这两方面都是当地人民群众未来幸福生活的保障;此次,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城市转型的基础,只有我国煤炭产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地区转型提供资金,才能为煤炭产业其它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注意的是煤炭产区的经济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真正完成地区经济转型一般都需要30年以上的时间,而我国煤炭资源储采比仅为33,我们的战略时间纵深已经不多了,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规范煤炭产业的运行,以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煤炭产区经济的转型。 在提出政策建议之前,本文先从我国煤炭产业主管部门、中国煤炭产业市场化、煤炭市场集中度和煤炭产业协会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现今煤炭产业管理协调体系不足。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煤炭产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混乱、管理缺位;中国煤炭产业跛行市场化带来的资源、环境破坏和市场结构的松散;我国煤炭市场集中度不高所导致的竞争过度和产能过剩;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本质上是民间自治性质组织,其协调作用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为了消除煤炭企业间的过度竞争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也为了不使行政命令式的管理伤害到其它产业的利益,笔者认为国家应该建立一个直接向国家能源委员会或国家能源局负责的,以国家煤炭储备体系为核心的新型煤炭产业管理制度,来组织协调煤炭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保障煤炭企业和全社会的利益。 煤炭产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为了能够使国家经济更加平稳运行,新型煤炭产业管理制度应该由国家能源委员会或国家能源局统领,国家煤炭储备体系负责煤炭产业日常事务的具体管理和协调。构想的所谓国家煤炭储备体系是由国家、各地方煤炭委员会和全国煤炭市场委员会,以及全国煤炭业代表大会等按照三权分立的思想组成。它代表着国家、煤炭产业和其它相关产业的利益。其目标是创建协调平台,合理分配地方煤炭产能或产量区间,稳定煤炭价格,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和生态治理。这对完善国家经济制度,保护企业利益,维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复明;景普秋;;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及其效应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2 才庆祥,徐志远,常华敏,尚涛;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露天采矿技术;2005年05期

3 孙耀霖;;煤炭法制建设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肖惠朝;;我国现行煤炭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煤炭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5 苏国强,范方志;美联储独立性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张晓然;肖太寿;;完善煤炭管理体制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04期

7 王显政;;构建中国特色一流行业协会 为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而奋斗[J];中国煤炭工业;2013年05期

8 张迎珍;;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年07期

9 安体富;蒋震;;我国资源税:现存问题与改革建议[J];涉外税务;2008年05期

10 宋德晋,冯佳根,周平川,王久瑾,吉海瑞,李菲;改革和完善煤炭资源税的研究——关于山西省改革煤炭资源税的调研报告[J];税务研究;2004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震宇;中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89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89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4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