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舟山市海洋产业劳动力流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1 10:15
【摘要】:随着世界人口地不断增加,现有的陆地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因此,人类开始开发海洋资源。海洋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作为中国“蓝色经济”发展先锋的舟山,“十二五”期间,已经被划入国家的总体发展规划之中,由此可见,舟山在海洋产业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标志着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是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给舟山市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但是,目前舟山市海洋产业结构不是很合理,2001年舟山市渔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有8.27万人,2002年增加到8.68万人,到2010年已经增加到12.2万人,呈明显上升趋势,海洋第二产业中的水产品加工行业和海洋生物医药行业以及海洋第三产业中的海运业存在很大的劳动力缺口,用工短缺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该地区海洋产业的发展。如何促进渔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来填补海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缺失,是舟山市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论文首先对舟山市海洋产业劳动力的现状进行分析,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分析了海洋第二三产业劳动力需求状况以及渔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数量,得出舟山市海洋产业存在劳动力供需不均衡的矛盾的结论;其次,运用ARIMA模型对未来3年渔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数量以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得出舟山市渔农村潜在劳动力数量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再次,通过Logit模型,对渔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风险类型、渔业收入和年龄是影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子。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1.目前舟山海洋第一产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具有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为文化水平低,年龄在25-60之间,具有较强的工作精力和工作积极性;而海洋第二、三产业发展中对于学历和技术的要求较低行业存在着较大的需求缺口;因此存在将海洋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运用比较预测比较精确的ARIMA模型对未来3年渔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数量以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舟山市渔农村潜在劳动力数量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3.通过Logit模型,表明风险类型、渔业收入和年龄是影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实现剩余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合理流动。 本文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海洋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主要包括设立和完善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加强对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等。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3.6;F32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文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原因及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2 方少勇;;拉文斯坦移民法则与我国人口的梯级迁移[J];当代经济;2009年03期

3 景普秋,陈甬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4年04期

4 陈吉元;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调研世界;1998年02期

5 赵领娣;于乐;;海洋经济发展对陆域经济收入的拉动分析[J];河北渔业;2008年09期

6 殷文伟;李隆华;戎其跃;;舟山渔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症结和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4期

7 徐现祥,舒元;劳动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8 王诚;中国就业转型: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型就业[J];经济研究;1996年05期

9 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7年02期

10 张晓山;农民收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洪军;全国涉海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2 吴健鹏;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的结构分析与策略探讨[D];暨南大学;2008年

3 殷艳;天津市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吉祥;我国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思路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邹燕云;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89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89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3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