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区深度一体化的产业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深度一体化的产业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研究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深度一体化中的产业发展和福利问题。运用数值模拟重点讨论了自贸区外不同贸易自由度、自贸区内各国不同市场规模以及自贸区外不同市场规模这三种情形下,随着贸易自由度的增加,各国产业份额和福利水平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度一体化进程中,中国等自贸区内的大国会实现本国产业发展和福利提升的双赢,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能获得福利的增加但是其本国的产业发展是不确定的。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 深度一体化 新经济地理学
【分类号】:F752.8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宣布正式建立,至此成为了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建的最大自由贸易区。自贸区成立以来,区内关税不断降低,区内贸易实现了持续增长,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经贸关系得以快速发展,2013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达到4436亿美元,从2002年以来,实现年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华友,丁四保,高斌;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对经济地理学范式的修正[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2 石祖葆;;西方学者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若干反思[J];经济学动态;2004年07期
3 刘卫东;“第二届海峡两岸新经济地理学研讨会”在台北成功举办[J];地理学报;2005年05期
4 刘安国,杨开忠,谢燮;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比较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10期
5 关爱萍;;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6期
6 刘曙光;杨明;;国际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实证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8年04期
7 芦婷;;新经济地理学的起源及研究内容[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09期
8 刘爱文;艾亚玮;;新经济地理学和批判经济地理学的分异[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9 花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方法与学科比较[J];经济经纬;2009年06期
10 潘峰华;贺灿飞;;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对话——回顾和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滕丽;王铮;;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述评[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张文忠;;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顾朝林;王恩儒;石爱华;;“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良文;杨开忠;;集聚与分散: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的整合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5 陈旭;何莲;;东北地区“外围化”现象探因与对策思考——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新经济地理学: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新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张文;新经济地理学[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课题组 执笔人 李爱国;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看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N];重庆日报;2013年
4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浙江大学—诺丁汉大学中国与全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赵伟;建模的艺术(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李仁贵;克鲁格曼与“新经济学”研究浪潮[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殷广卫;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陈国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徐晓慧;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跨国厂商位置选择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海兰;《新经济地理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翻译报告[D];宁波大学;2015年
2 李兴昌;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中国经济空间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孙杰;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经济集聚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荣丽;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跨国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徐漪;云南省产业集聚动因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6 杨超;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中国地区差距[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7 吴敦江;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消费性服务产业空间结构研究[D];福州大学;2011年
8 张海玲;日本FDI在华空间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9 赵明霏;天津FDI空间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10 伊文博;过度聚集是否可能抑制经济增长[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深度一体化的产业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9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