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13:53
【摘要】:三明作为一个具有良好农业资源的山区生态城市,近些年来,三明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有大幅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初步形成良好的格局,但必须同时看到,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农村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如何通过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发挥其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三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当前我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农产品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影响各地比较优势的发挥;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制约增值效益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大。论文通过积极探索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战略,对于我市巩固和发展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成果,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目标,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图文】:
图 1.1 三明市 1978 年到 2012 年农业总产值明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了研究三明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三明市不同年份的农业总产值构表所示:表 1.1 三明市 1978 年到 2012 年农业生产总产值构成比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73.74 13.96 12.04 0.2673.36 14.18 12.23 0.2471.48 14.48 13.70 0.3468.98 16.98 13.59 0.4470.19 15.24 13.89 0.6868.95 15.81 14.45 0.7864.03 19.62 15.29 1.0661.72 19.71 16.85 1.7259.38 20.86 17.73 2.03
稻谷的产量几十年来的比重一直是最高的,1985 年达后缓慢下降,近十年来其比重较为稳定,,保持在 80%左右;薯类甘薯)产量在粮食产量中的比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从 1985 到现在的 13%,在粮食产量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豆类的产量比重较低,但从 1985 年以来,也一直保持增长,由 1985 年的 1的 3.5%。另外,杂粮产量所占的比重很低,虽一直增长,但是 3%,大小麦的比重是最低的。可见,在三明市整个粮食产量里产量所占的比重超过了 90%,而其他类型的粮食产量所占的比作物发展情况市的经济作物中,西瓜的产量几十年来的比重一直是最高的,较为稳定,保持在 70%左右;烟叶产量在经济作物产量中的比的趋势,从 1985 年的 41.46%下降到现在的 25%左右,但是仍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油菜籽的产量在经济作物产量产量中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7
本文编号:2709629
【图文】:
图 1.1 三明市 1978 年到 2012 年农业总产值明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了研究三明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三明市不同年份的农业总产值构表所示:表 1.1 三明市 1978 年到 2012 年农业生产总产值构成比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73.74 13.96 12.04 0.2673.36 14.18 12.23 0.2471.48 14.48 13.70 0.3468.98 16.98 13.59 0.4470.19 15.24 13.89 0.6868.95 15.81 14.45 0.7864.03 19.62 15.29 1.0661.72 19.71 16.85 1.7259.38 20.86 17.73 2.03
稻谷的产量几十年来的比重一直是最高的,1985 年达后缓慢下降,近十年来其比重较为稳定,,保持在 80%左右;薯类甘薯)产量在粮食产量中的比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从 1985 到现在的 13%,在粮食产量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豆类的产量比重较低,但从 1985 年以来,也一直保持增长,由 1985 年的 1的 3.5%。另外,杂粮产量所占的比重很低,虽一直增长,但是 3%,大小麦的比重是最低的。可见,在三明市整个粮食产量里产量所占的比重超过了 90%,而其他类型的粮食产量所占的比作物发展情况市的经济作物中,西瓜的产量几十年来的比重一直是最高的,较为稳定,保持在 70%左右;烟叶产量在经济作物产量中的比的趋势,从 1985 年的 41.46%下降到现在的 25%左右,但是仍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油菜籽的产量在经济作物产量产量中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家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7期
2 杨飞龙;绿色壁垒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陈锡文,杜鹰,唐仁建,宋洪远;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J];管理世界;2000年01期
4 张红宇;农业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0年05期
5 付承万;高翔;陈涛;;地方财政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J];财政与发展;2006年12期
6 杜珊;;试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J];长治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7 祁文辉,封国江,梁胜文;浅谈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J];经济论坛;2001年05期
8 蒋永穆,马雪峰;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05期
9 翁贞林,丁菲;江西农民收入增长阶段性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薛安生;薛峰;;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对策[J];农业装备技术;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2709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0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