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中国与日、韩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9 17:16
【摘要】:本文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本出发点,结合中日、中韩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相关特征,归纳总结出两者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面板协整等实证方法研究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效应,最后根据理论及实证分析结果,对中日、中韩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本文对已有国内外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时间顺序为基准,根据研究内容分类归总,并在此基础上评述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其次,根据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产业内贸易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和推导,以期为本文实证检验提供理论支撑;随后,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及SITC2、SITC3位数的分类方法,使用1995-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中日、中韩制成品及其内部结构的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基本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该分析结果表明,中日、中韩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均表现出明显的基于要素禀赋与技术水平差异的垂直型特征;接着,基于前文理论分析及相关现状分析特征,使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市场规模、人均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及贸易不平衡的角度出发,对中日、中韩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市场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对中日、中韩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贸易不平衡则抑制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2)人均收入水平差异能促进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却对中韩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具有抑制效应。该结论从实证角度解释了前文现状分析的相关现象,且与本文推论结果相吻合;最后,在对本文所得出的主要结论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从一体化合作、产业结构及技术水平等角度出发,提出进一步发展中日、中韩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相关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752.7;F753.13;F753.126
【图文】:

中韩,进出口额,制成品


中国与日、韩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增幅分别达到 418.2%、1087.75%,虽然中韩制成品进出口总额增幅大大超日,但其总体水平仍较大程度低于中日;此外,由图 3.2 可知,制成品贸易历中日、中韩贸易中占据主体地位,且该主体地位随着各自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而不断凸显、增强:1995 年,制成品进出口在中日、中韩双边贸易中所占比.79%、84.73%,制成品贸易的主体地位相当明显。同时,到 2010 年,两者制进出口占其双边比重分别上升至 92.95%和 92.05%,其在中日、中韩双边贸易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

中韩,占比,制成品,中日


中国与日、韩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增幅分别达到 418.2%、1087.75%,虽然中韩制成品进出口总额增幅大大超日,但其总体水平仍较大程度低于中日;此外,由图 3.2 可知,制成品贸易历中日、中韩贸易中占据主体地位,且该主体地位随着各自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而不断凸显、增强:1995 年,制成品进出口在中日、中韩双边贸易中所占比.79%、84.73%,制成品贸易的主体地位相当明显。同时,到 2010 年,两者制进出口占其双边比重分别上升至 92.95%和 92.05%,其在中日、中韩双边贸易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娟;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4年06期

2 赖瑾瑜;论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与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J];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06期

3 徐娅玮;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与成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12期

4 张小蒂,郭爱美;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7期

5 林琳;;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1期

6 许陈生;邓淇中;;中国与欧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7期

7 邵玲;谢建国;;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4期

8 周茂荣;吕婕;;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2期

9 李季;;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6期

10 岳昌君;遵循动态比较优势——中美两国产业内贸易对比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2734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34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a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