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视域下对我国海峡两岸物流产业合作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9 14:55
【摘要】:大陆同台湾地区于2008年12月15日实现了“大三通”,即直接通商、通航、通邮。两岸贸易关系从最早的近在咫尺“不能通”,到之后的“小三通”,又从“小三通”不断扩大到“大三通”。台湾与大陆基本实现了经贸与物流合作往来,使得两岸贸易走向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也给两岸现代物流与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本文依托“大三通”的时代背景,通过借鉴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内容对两岸物流合作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以马克思流通费用理论和资本周转理论为依据,深刻的为我国海峡两岸物流业的合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与方法。以“十二五规划纲要”作为两岸物流合作的指导政策,不仅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甚至对微观经济运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两岸物流产业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态势,对两岸的运输方式,市场发展和市场分布等要素逐一进行详述,为后文两岸物流合作发展为两岸经贸带来的影响做有效地铺垫。之后再针对两岸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对两岸经济有何影响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根据两岸不同的地域情况,利用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海峡两岸现代物流的发展与物流产业合作对两岸GDP,贸易和经济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再借鉴马克思流通理论等有价值的部分,解决了两岸技术合作受限,贸易成本过高,互动性不强等问题。进而分析出海峡两岸现代物流合作发展对两岸贸易增长、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之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得出台湾与大陆有必要积极开展和深化物流领域之间合作的结论。最终结合现实,提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适合两岸物流合作发展的路径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59.27
【图文】:
海峡两岸进出口额比较
海峡两岸货运量比较
从图 5.1 可以看出,物流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物流短缺”即物流能力和物流需求之间的差距进行解释。现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基础和促进作以通过两岸物流合作与发展带来物流体系的改善,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经济增长通过对物流需求的增加促进物流的发展。
本文编号:2797223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59.27
【图文】:
海峡两岸进出口额比较
海峡两岸货运量比较
从图 5.1 可以看出,物流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物流短缺”即物流能力和物流需求之间的差距进行解释。现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基础和促进作以通过两岸物流合作与发展带来物流体系的改善,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经济增长通过对物流需求的增加促进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福华,谷汉文;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2期
2 汪斌;侯茂章;;地方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研究——基于生命周期和全球价值链的视角[J];财贸经济;2007年03期
3 姜华;陈功玉;;基于物流的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J];东南学术;2006年05期
4 吴春莺;略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及现代物流再造[J];北方经贸;2003年03期
5 卢仁山;赵海峰;;现代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J];北方经贸;2006年03期
6 千庆兰;;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及其评价研究综述[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7 黄磊;;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性——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朱占峰;;中原地区物流产业的波及效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3期
9 刘小玲;;构建福建区域物流 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竞争力[J];龙岩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宋则;常东亮;;现代物流业的波及效应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2797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97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