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城市的天津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0 11:55
【摘要】:自二十世纪末以来,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关注热点,全球各国政府和人民都在积极寻求应对方法和解决途径。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为特征的低碳经济自其概念提出之后便成为各国解决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问题的首要选择,立足于人类活动中心的低碳城市建设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天津市而言,如何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本文研究的立足点。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解释、产业结构现状和碳排放测算、基于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相结合,在对天津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了其碳排放清单,并将工业内部各行业划分为11类低碳行业、18类中碳行业、10类高碳行业三类。在此基础上,以经济增长和碳减排为目标函数,以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能源节约、保障就业、产业发展为约束条件构建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模拟在节能减排及其他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天津市工业内部如何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优化方向为重点发展9类高效益、低排放行业,鼓励发展3类高效益、高排放行业,限制发展4类低效益、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基于以上分析研究,从产业总体的合理化、高级化和产业内部三次产业如何调整两个层面对天津市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图文】:
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市产业结构及碳排放现状2012 12893.88 171.60 6663.82 6123.06 6058.462013 14370.16 188.45 7276.68 6678.60 6905.03据来源:《天津统计年鉴》(2014)图3.1显示了天津市1978-2013年期间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从总体上看,天津市“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布局非常明显,第二产业一直占据着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且呈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占比逐步上升并逼近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则总体处于下降趋势。 80
图3.2 1978-2013年天津市工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图Graph3.2 Trend of industry's GDP in Tianjin 1978-2013(Unit: 100 million yuan)数据来源:《天津统计年鉴》(2014)(2)工业产值构成——按轻重工业划分如图3.3所示,1996年以来天津市重工业生产总值在工业中的比重呈现上升
图3.3 1996-2013年天津市轻重工业比重及增速图Graph3.3 Proportion and trend of light industry and heavy industry in Tianjin 1996-2013数据来源:《天津统计年鉴》(2014)从以上分析可知,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是天津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工业内部又以重工业的贡献最为突出,重工业在天津市当前的国民经济之中占据着
本文编号:2797942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图文】:
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市产业结构及碳排放现状2012 12893.88 171.60 6663.82 6123.06 6058.462013 14370.16 188.45 7276.68 6678.60 6905.03据来源:《天津统计年鉴》(2014)图3.1显示了天津市1978-2013年期间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从总体上看,天津市“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布局非常明显,第二产业一直占据着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且呈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占比逐步上升并逼近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则总体处于下降趋势。 80
图3.2 1978-2013年天津市工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图Graph3.2 Trend of industry's GDP in Tianjin 1978-2013(Unit: 100 million yuan)数据来源:《天津统计年鉴》(2014)(2)工业产值构成——按轻重工业划分如图3.3所示,1996年以来天津市重工业生产总值在工业中的比重呈现上升
图3.3 1996-2013年天津市轻重工业比重及增速图Graph3.3 Proportion and trend of light industry and heavy industry in Tianjin 1996-2013数据来源:《天津统计年鉴》(2014)从以上分析可知,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是天津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工业内部又以重工业的贡献最为突出,重工业在天津市当前的国民经济之中占据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涛舟;施丹锋;;低碳城市及其“领航模型”的建构[J];上海城市管理;2010年01期
2 刘德伟;李连芬;;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产业政策的低碳经济指向[J];创新;2011年01期
3 胡剑锋;马诗慧;;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及实施方案——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4 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5 翟东昌;;基于产业能耗分析的青岛低碳城市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4期
6 黄辉;;大巴黎规划视角:低碳城市建设的启示[J];城市观察;2010年02期
7 诸大建;陈飞;;上海发展低碳城市的内涵、目标及对策[J];城市观察;2010年02期
8 戴星翼;陈红敏;;城市功能与低碳化关系的几个层面[J];城市观察;2010年02期
9 李明玉;李凯;郁培丽;陈浩;;能源节约视角下辽宁省产业结构实证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吴宗杰;王景新;桑金琰;;低碳经济视阈下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研究[J];东岳论丛;2010年11期
本文编号:2797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97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