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3 16:36
2014年3月17日,中韩自贸区在韩国启动第10次谈判,双方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内容进行实质性磋商。这也是双方在开始出要价谈判后比较重要的一次谈判。由此,中韩自贸区谈判将进入重要议题及敏感议题的谈判。其中,服务贸易将是双方谈判的重点。中韩自贸区的建成将为两国双边经济、贸易关系带来一个互利共赢的机遇。 自GATS签订以来,全球贸易结构正在悄然发生一系列变化,其中服务贸易的重要地位在日渐凸显。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由于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影响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特别是在信息经济时代,服务业的发展显得更加重要。而产业内贸易作为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发展程度能够说明贸易国家相应产业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选取当前关系良好的中韩两国,研究两国在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分析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概况、水平及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第1章前言部分,概括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内容、方法、结构安排,另外还在文献综述部分就全文一些基本概念、指标做出简单说明。第2章主要介绍中国、韩国两国各自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概况,从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服务业结构,服务贸易总额、服务贸易结构的角度进行概述。说明两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虽然均呈现较好的发展劲头,但与当前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最后探讨中韩双边服务贸易的概况,说明两国服务贸易保持良好的潜力,但需要两国就一些结构等问题做出调整。第3章定量分析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主要选用静态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动态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指数、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VIIT指数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HIIT指数,分别从静态、动态角度测度两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程度,同时利用VIIT指数和HIIT指数对两国产业内贸易的类型进行概括。第4章主要对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就产业内贸易的成因做一般和特殊的分析,旨在从成因角度寻找影响因素的渊源。然后,概述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利用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相关数据,试探性的应用简单的相关性散点图这一工具分析影响因素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相关性。第5章,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做出结论。基于本文的概括、指标分析和影响因素,为中国服务业结构和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结构优化提出一些建议。
【学位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F752.7;F752.68
【部分图文】:
测量指标:静态、动态及行业指标,定量分析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类第 4 章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简单统计的方法对影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合相关数据,考察相关因素与中韩业产业内贸易的关系。第 5 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本文前 3 章的结论,还要基于此为中国发展中韩业产业内贸易和改善我国服务业提出建议。本文研究的一般结构:
图 2-1 中国 1990-2012 年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对 GDP 的贡献率资料来源:根据 2012 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我国服务业分行业概况。对于服务业分行业的考查一般主要是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其他的考查。我国服务业分行业随着服务业的整体改善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在对服务业进行分析时,也经常按照此种分法来考查服务业增加值的构成[2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是我国服务业中发展最早、占服务业总值最大的一部分,我们称之为“传统型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这两个组成部分,是我国服务业中占比稳定的一部分,我们称之为“稳定型服务业”,而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则是我国服务业中呈现增长之势、未来潜力较大、与国际接轨最前沿的部分,我们称之为“新型服务业”。这里,我们按照这三种类型的服务业分析我国服务业从 1978 年-2012 年之间的发展特点。根据图 2-2,2-3,2-4,可以看出“传统型服务业”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1978-2012 年一直保持在 30%-50%之间,比例较大,说明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传统型服务业这类劳动密集型、非技术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业中。但是根据
“传统型服务业”1978-2012年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值
本文编号:2811691
【学位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F752.7;F752.68
【部分图文】:
测量指标:静态、动态及行业指标,定量分析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类第 4 章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简单统计的方法对影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合相关数据,考察相关因素与中韩业产业内贸易的关系。第 5 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本文前 3 章的结论,还要基于此为中国发展中韩业产业内贸易和改善我国服务业提出建议。本文研究的一般结构:
图 2-1 中国 1990-2012 年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对 GDP 的贡献率资料来源:根据 2012 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我国服务业分行业概况。对于服务业分行业的考查一般主要是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其他的考查。我国服务业分行业随着服务业的整体改善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在对服务业进行分析时,也经常按照此种分法来考查服务业增加值的构成[2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是我国服务业中发展最早、占服务业总值最大的一部分,我们称之为“传统型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这两个组成部分,是我国服务业中占比稳定的一部分,我们称之为“稳定型服务业”,而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则是我国服务业中呈现增长之势、未来潜力较大、与国际接轨最前沿的部分,我们称之为“新型服务业”。这里,我们按照这三种类型的服务业分析我国服务业从 1978 年-2012 年之间的发展特点。根据图 2-2,2-3,2-4,可以看出“传统型服务业”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1978-2012 年一直保持在 30%-50%之间,比例较大,说明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传统型服务业这类劳动密集型、非技术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业中。但是根据
“传统型服务业”1978-2012年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丽丽;龚静;;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2期
2 李俊;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其验证[J];财贸经济;1998年09期
3 蔡茂森,谭荣;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2期
4 谭晶荣;;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7期
5 许陈生;邓淇中;;中国与欧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7期
6 邵玲;谢建国;;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4期
7 陈双喜;王磊;;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8期
8 赵放;李季;;中美双边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4期
9 王诏怡;;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樊瑛;;中国服务业开放度研究[J];国际贸易;2012年10期
本文编号:2811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1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