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1 13:32
能源危机是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话题。随着石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不断枯竭,世界各国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都在积极地开发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探索开发新能源是世界各国不容缓慢的艰巨任务。我国是海洋资源大国,海洋能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虽比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晚,但呈现势不可挡的势头。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是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海洋能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海洋能产业,以期逐步实现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的目标。为实现海洋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因此,构建和深入研究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为国内外海洋能产业发作现状分析及启示。首先,介绍了海洋能及海洋能产业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优势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再者,介绍了国外海洋能产业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国外海洋能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价值。 第二部分为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构建。首先,介绍了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内涵和特征;其次,根据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特点归纳总结了系统构建原则;再者,根据系统功能,给出了系统构成,即创新主体子系统和创新支撑子系统,并简要介绍了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最后,构建了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框架模型,深入阐释了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部分为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实证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主体子系统研究。首先,介绍了主体子系统构成要素,包括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其次,根据三者在产学研创新网络中的功能,阐述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国家海洋局收集第一手项目资料,整理归纳2010年来所有海洋能基金项目,使用UCINET6.0软件对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主体子系统进行社会网络图谱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目前大学和科研机构对网络的贡献程度较大,企业的贡献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2)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支撑子系统研究。首先,将支撑子系统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条件和自然环境,软环境包括经济环境、资源环境、服务环境和法律政治环境;其次,对各个环境要素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要素对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创新活动的影响及贡献程度,结果显示:我国海洋能产业目前的基础设施投入情况并不完善,经济环境对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贡献程度最大,其次是服务环境,法律政治环境次之,资源环境贡献程度相对较差。(3)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研究。首先,介绍了技术创新动力要素,具体包括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主体对创新收益的追求、政府政策引导支持、市场需求拉动、产业资源保障、科学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压力,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各技术创新动力要素对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创新活动的影响大小;接着,阐释了运行机制中的创新扩散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4)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绩效评价研究。首先,界定了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绩效的内涵,技术创新能力是评价运行绩效的关键指标;其次,介绍了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构建维度;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完成了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构建,并简要介绍了运行绩效评价指标赋权方法的选择过程;最后,通过现有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在指标权重计算方面采用格栅获取法和模糊Borda数分析法,在运行绩效评价方面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最终实证结果显示: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绩效目前处于中等阶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部分为提升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绩效的对策研究。基于前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和相关研究,提出了提升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绩效的对策,具体包括基于创新主体子系统提升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绩效的对策和基于创新支撑子系统提升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绩效的对策。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P743
【部分图文】:
成为一个不仅能在自身内部创造价值而且能够驱动其他部门经济增长、对整个经济发挥着强大作用的产业系统,如图 1.1。图1.1 国家、区域、产业创新系统边界交叉示意图Figure 1.1 The Boundary Crossing Sketch-Map of National, Regional, Industry Innovation System
进而研发并生产出更具有竞学的视角阐释企业追求技术创新的动力益与成本之差,即图中 BCDE 部分的面( )*OBO CO OQ。从图 4.3 可以看出,制,若政府允许其将价格定位边际成本处生产,但是获得全部的利润。企业如现,开发一个新的产品市场是最佳途径品之间可替代性越低,新产品的开发就过这种方式来建立壁垒保护自己的既得的企业家或研究人员去探索,挖掘市场造新的产品获取利润。此外,生产要素,其方法就是创新。这种以追求利润最业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一定的示范作用新成果的产出。
图 4.4 2010 年以来我国海洋能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Figure 4.4 The Innovation Network of Ocean Energy Industry Cooperation since 2010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科技资源区域分布差异较大,从图 4.4 和表 4海洋能产业多集中于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而西北地区区和西南地区发展较为匮乏。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技术扩散和知识转移弥补的科技资源差距,优化了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配置,最终推动产业发展。因以创新能力较强的产学研机构为载体,通过技术扩散和共同研发方式充分发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促进科技资源在不同载体和不同区域间高效配集成,提升我国海洋能产业运行绩效和核心竞争力。图 4.4 给出了我国海洋能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空间图谱,该图由 NetDraw 软件绘制,节点表示产学研主体,即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节点连线表示两个创新主体之间存在着产学联合申请科研项目关系,连线的粗细表示两者之间的联系强度。从图 4.4 直观分、A5、B1 三者在整个网络中与其他个体链接的频次最多,均处于中心地位。其
本文编号:2816740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P743
【部分图文】:
成为一个不仅能在自身内部创造价值而且能够驱动其他部门经济增长、对整个经济发挥着强大作用的产业系统,如图 1.1。图1.1 国家、区域、产业创新系统边界交叉示意图Figure 1.1 The Boundary Crossing Sketch-Map of National, Regional, Industry Innovation System
进而研发并生产出更具有竞学的视角阐释企业追求技术创新的动力益与成本之差,即图中 BCDE 部分的面( )*OBO CO OQ。从图 4.3 可以看出,制,若政府允许其将价格定位边际成本处生产,但是获得全部的利润。企业如现,开发一个新的产品市场是最佳途径品之间可替代性越低,新产品的开发就过这种方式来建立壁垒保护自己的既得的企业家或研究人员去探索,挖掘市场造新的产品获取利润。此外,生产要素,其方法就是创新。这种以追求利润最业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一定的示范作用新成果的产出。
图 4.4 2010 年以来我国海洋能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Figure 4.4 The Innovation Network of Ocean Energy Industry Cooperation since 2010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科技资源区域分布差异较大,从图 4.4 和表 4海洋能产业多集中于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而西北地区区和西南地区发展较为匮乏。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技术扩散和知识转移弥补的科技资源差距,优化了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配置,最终推动产业发展。因以创新能力较强的产学研机构为载体,通过技术扩散和共同研发方式充分发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促进科技资源在不同载体和不同区域间高效配集成,提升我国海洋能产业运行绩效和核心竞争力。图 4.4 给出了我国海洋能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空间图谱,该图由 NetDraw 软件绘制,节点表示产学研主体,即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节点连线表示两个创新主体之间存在着产学联合申请科研项目关系,连线的粗细表示两者之间的联系强度。从图 4.4 直观分、A5、B1 三者在整个网络中与其他个体链接的频次最多,均处于中心地位。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伟;李兆友;;国内外关于用户创新的研究综述及未来展望[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战培国;于虹;侯波;;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综述[J];电力设备;2005年12期
3 秦长江;侯汉清;;知识图谱——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新领域[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年01期
4 陈其荣;技术创新的哲学视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游亚戈;;我国海洋能产业状况[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07期
6 牛莲芳;费良杰;庞娟;;有关技术创新的文献综述[J];甘肃科技;2006年09期
7 李颖;;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09期
8 李元;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孙雅萍;21世纪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展望及其环境效应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8年06期
10 蒋秋飚;鲍献文;韩雪霜;;我国海洋能研究与开发述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12期
本文编号:2816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1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