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研究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F121.3;G642.3
【部分图文】:
资料来源:《河北经济年鉴》(2002-2016 年)从表 3-6,图 3-4 三次产业的占比来看,我省这十五年一直是“二三一”的产业,第二产业一直稳定在百分之五十上下,第一产业从 16.38%下降到 11.54%,第三从 34.00%提高到 40.19%,第一产业下降的比例正是第三产业上升的比例,照此发势来看第二产业仍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我省最主要的支柱产业。但我省的第业主要是以钢铁和煤炭为支撑的传统工业,在过剩产能治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会淘汰一大部分。我国是人口大国,我省是人口大省,农业生产关系着最基础的民题,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不可能无限的去为第三产业占比而缩小,从 2008 年至 2015一产业产值占比一直稳定在 12%左右,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仍然维持2%左右。表 3-6 河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年份 第一产业占比(%) 第二产业占比(%) 第三产业占比(%)
第 3 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现状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2006 12.69 53.10 34.202007 13.16 52.82 34.012008 12.71 54.34 32.952009 12.81 51.98 35.212010 12.57 52.50 34.932011 11.85 53.54 34.602012 11.99 52.69 35.312013 12.37 52.16 35.472014 11.72 51.03 37.252015 11.54 48.27 40.19
资料来源:《河北经济年鉴》(2002-2016 年)如表 4-2 和图 4-1 所示,从 2001 年至 2015 年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为正值,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偏离度值一直为负值,说明第一产业劳动效率较低,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效率较高,尤其是第二产业,因此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未来持续存在着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从表中可以看出,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绝对值都在减小,说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程度在增加。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调整不能顾此失彼,应当向着偏离度为 0 的方向调整,向着最适应经济发展的就业结构状态调整。4.2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各产业就业人员结构对比分析依据国家统计局对行业类别进行的产业类别划分,汇总了《河北经济年鉴(2016)》中 2015 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人数,和本、硕、博 12 类学科 2015 年毕业生人数,为便于分析,跟据学科与三次产业的相关性暂将农学归为第一产业相关专业,理学和工学归为第二产业相关专业,哲学、法学、医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朝晖;;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6年01期
2 张旭;郭菊娥;郝凯冰;;高等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3 杨林;陈书全;韩科技;;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调性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21期
4 杨会良;宋跃男;;河北省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与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5 吴雯雯;曾国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问题——以江西省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5年05期
6 杨巧;蒋勇;;高等教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湖北省的实证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4年06期
7 洪崎;;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暨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立致辞[J];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01期
8 黄政;;东中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基于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J];知识经济;2012年11期
9 吴重涵;张俊;周洁;;江西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基于丹尼森因素分析法[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06期
10 林廷春,丁佳;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台湾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力;高等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关联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2 郭晓庆;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王子晨;高等教育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测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张海英;高等教育合作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杨宇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朱艳;制度视角下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妮;甘肃省高等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赵子鑫;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规模调整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周雪娟;高等教育供给调节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王海舟;辽宁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王秀芳;经济转型背景下安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6 杨秋菊;浙江省高等教育规模、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7 任俊颖;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董艺乐;河南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宇飞;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武凌;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四川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0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40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