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中日两国产业贸易的优劣势与竞补性

发布时间:2020-11-07 12:26
   基于CEPII BACI数据库,利用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和双边贸易互补性系数考察了中日两国货物商品的贸易关系。主要结论是:工业制成品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的关键,而日本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产业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中国资源密集型产业和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已初步实现向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对两国制造业的分析表明,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及部分中、高技术制造业有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日本中、高技术制造业具有较高的对外贸易竞争水平。此外,逆全球化现象出现会促使中日两国产品贸易关系朝互补方向转移,这种互补关系主要体现在两国间的垂直贸易。
【部分图文】:

劣势,产品部门,优势产品,产品


司增绰周坤国际商务研究2019年第5期·11·CAT19的贸易优势在不断增强。从两国劣势产品部门分布的情况来看,中国对外贸易的劣势产品部门主要分布于CAT3和CAT5,而日本对外贸易的劣势产品部门主要分布于CAT1、CAT2、CAT4、CAT5、CAT8、CAT9和CAT12。2.中日两国产业贸易优劣势动态变化(1)中国货物商品各部门贸易优劣势变化态势鉴于仅通过表3难以对中日两国部分类别商品的优劣势属性进行准确的定位,如中国的CAT1、CAT9、CAT14和CAT15,日本的CAT6、CAT11和CAT21。为了对中日两国2002~2015年货物商品各产品部门贸易优劣势的变化趋势有直观深入的了解,接下来分析中日两国货物商品各产品部门贸易优劣势的动态变化。中日两国货物商品各产品部门贸易优劣势变化趋势详见图1~图6。由图1发现:中国对外贸易优劣势属性发生变化的部门主要有CAT1、CAT2、CAT4、CAT5和CAT7。CAT1呈整体下降趋势并于2006年从弱优势产品转为弱劣势产品;CAT2呈整体下降趋势并于2013年从弱劣势产品转为劣势产品;CAT4呈整体下降趋势并于2014年从弱优势产品转为弱劣势产品;CAT5呈整体下降趋势并于2006年从弱劣势产品转为劣势产品;CAT7呈整体上升趋势并于2003年从劣势产品转为弱劣势产品。此外,尽管CAT3整体波动幅度较大,但其对外贸易劣势属性基本未发生改变。0.500-0.50-1.00-1.50-2.00-2.50CAT1CAT2CAT3CAT4CAT5CAT6CAT7年图12002~2015年中国CAT1~CAT7贸易优劣势变化态势由图2发现:中国对外贸易优劣势属性发生变化的部门主要有CAT8、CAT9、CAT13和CAT14。CAT8呈整体下降趋势并于2014年从强优势产品转为弱优势产品;CAT9呈整体下降趋势并于2007年从弱优势产品转为弱劣势产品;CAT13呈整体上升趋势并于2005年从弱优势产品转为强优势产品;CAT14

劣势,对外贸易,属性,产品


国际商务研究2019年第5期·12·中日两国产业贸易的优劣势与竞补性由图3发现:中国对外贸易优劣势属性发生变化的部门主要有CAT15、CAT16和CAT18。CAT15呈整体上升趋势并于2012年从弱劣势产品转为弱优势产品;CAT16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并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从弱劣势产品转为弱优势产品和强优势产品;CAT18则呈现波动趋势,其在2005~2007年间一直为劣势产品,而在其他年份则基本为弱劣势产品。CAT17波动幅度较小,弱劣势属性没有发生改变。CAT19和CAT21也在波动,但弱优势属性没有发生改变。CAT20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不过它的对外贸易强优势属性并未发生改变。10.008.006.004.002.000-2.00-4.00CAT8CAT9CAT10CAT11CAT12CAT13CAT14年图22002~2015年中国CAT8~CAT14贸易优劣势变化态势7.006.005.004.003.002.001.000-1.00-2.00CAT15CAT16CAT17CAT18CAT19CAT20CAT21年图32002~2015年中国CAT15~CAT21贸易优劣势变化态势(2)日本货物商品各部门贸易优劣势变化态势由图4发现:日本对外贸易优劣势属性发生变化的部门主要有CAT4和CAT6。CAT4呈整体上升趋势并于2008年从劣势产品转为弱劣势产品;CAT6呈小幅波动趋势,其在2004~2014年间为弱优势产品,而在其他年份为弱劣势产品。CAT1虽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但其对外贸易的劣势属性未发生改变。CAT2波动幅度不大,其对外贸易的劣势属性未发生改变。CAT3波动幅度不大,其对外贸易的弱劣势属性未发生改变。CAT7波动幅度不大,其对外贸易的弱优势属性未发生改变。CAT5的整体波动趋势较大,不过它的对外贸易劣势属性未发生改变。

商品,劣势,对外贸易,属性


国际商务研究2019年第5期·12·中日两国产业贸易的优劣势与竞补性由图3发现:中国对外贸易优劣势属性发生变化的部门主要有CAT15、CAT16和CAT18。CAT15呈整体上升趋势并于2012年从弱劣势产品转为弱优势产品;CAT16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并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从弱劣势产品转为弱优势产品和强优势产品;CAT18则呈现波动趋势,其在2005~2007年间一直为劣势产品,而在其他年份则基本为弱劣势产品。CAT17波动幅度较小,弱劣势属性没有发生改变。CAT19和CAT21也在波动,但弱优势属性没有发生改变。CAT20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不过它的对外贸易强优势属性并未发生改变。10.008.006.004.002.000-2.00-4.00CAT8CAT9CAT10CAT11CAT12CAT13CAT14年图22002~2015年中国CAT8~CAT14贸易优劣势变化态势7.006.005.004.003.002.001.000-1.00-2.00CAT15CAT16CAT17CAT18CAT19CAT20CAT21年图32002~2015年中国CAT15~CAT21贸易优劣势变化态势(2)日本货物商品各部门贸易优劣势变化态势由图4发现:日本对外贸易优劣势属性发生变化的部门主要有CAT4和CAT6。CAT4呈整体上升趋势并于2008年从劣势产品转为弱劣势产品;CAT6呈小幅波动趋势,其在2004~2014年间为弱优势产品,而在其他年份为弱劣势产品。CAT1虽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但其对外贸易的劣势属性未发生改变。CAT2波动幅度不大,其对外贸易的劣势属性未发生改变。CAT3波动幅度不大,其对外贸易的弱劣势属性未发生改变。CAT7波动幅度不大,其对外贸易的弱优势属性未发生改变。CAT5的整体波动趋势较大,不过它的对外贸易劣势属性未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岚;李宏艳;;中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路径研究——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2期

2 李爱文;肖雅;;21世纪以来中日服务贸易的贸易结构及比较优势分析[J];国际贸易;2014年07期

3 陈巧慧;戴庆玲;;中国与日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5期

4 庄芮;郑学党;;中日农产品贸易发展动态与互补性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03期

5 张伟;;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中日比较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7期

6 傅钧文;;中国加入WTO以来中日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以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内贸易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7 侯敏;;东盟与澳新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研究——基于相对贸易优势与贸易互补性系数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10期

8 关雪凌;肖平;;中日贸易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8年05期

9 陈佳贵,张金昌;实现利润优势——中美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比较[J];国际贸易;200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可安;中日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婷;;解析中日贸易发展[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杨先明;田永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与亚洲生产网络的重塑[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5年06期

3 孙莹;周丹;;中日韩对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4 杨继军;范从来;;“中国制造”对全球经济“大稳健”的影响——基于价值链的实证检验[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10期

5 尚静;;中国发制品出口竞争力与互补性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06期

6 潘峰华;赖志勇;葛岳静;;经贸视角下中国周边地缘环境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J];地理研究;2015年04期

7 尚静;;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动态与互补性研究[J];世界农业;2015年03期

8 苏华;王磊;;论我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互补性[J];经济纵横;2014年10期

9 张琳;姚海华;;产业跨国转移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的贸易分工测度[J];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06期

10 谢奉军;曾剑宇;杰克逊;;中德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芳;长江经济带区域与韩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互补性分析[D];宁波大学;2017年

2 陈三景;中哈贸易密切度分析及贸易潜力测算[D];新疆财经大学;2016年

3 刘春水;中日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赵丽;金砖五国服务贸易竞争与互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何嘉庆;基于国际贸易类型的中国和东盟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6 李树丽;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7 左艳葵;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效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8 温博;日中、日美贸易潜力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9 范延晶;基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构建的三国水产品贸易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乔玉娇;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战略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维林;李兰冰;刘玉海;;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6期

2 王岚;;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统计研究;2014年05期

3 王金亮;;基于上游度测算的我国产业全球地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3期

4 赵放;高伟;;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3年03期

5 王磊;陈柳钦;;中日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57期

6 刘维林;;产品架构与功能架构的双重嵌入——本土制造业突破GVC低端锁定的攀升途径[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1期

7 邱斌;叶龙凤;孙少勤;;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出口复杂度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1期

8 崔振东;李钟民;金玉姬;鲁晶莹;尹惠玉;;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结构特征分析——基于产业内贸易分析[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1年04期

9 杨丽华;;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评价指标的构建及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8期

10 邵桂兰;王仕勤;;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山东经济;201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司增绰;周坤;;中日两国产业贸易的优劣势与竞补性[J];国际商务研究;2019年05期

2 张慧颖;;中加贸易关系及存在的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6年09期

3 何好俊;祝树金;;中澳产业国际竞争力与贸易互补性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12期

4 陈慧怡;;中俄货物贸易互补性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年07期

5 郭闽榕;;基于贸易增加值的中英贸易互补性分析[J];现代商业;2018年15期

6 陈志恒;甘睿淼;;中日韩贸易互补性与构建“三国自贸区”[J];浙江学刊;2017年01期

7 林珏;;2006—2015年中加贸易互补性指标测度及两国能源合作[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8 王寅;;中澳货物贸易互补性及其发展变化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年19期

9 赵玉焕;张继辉;赵玉洁;;中国与金砖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J];拉丁美洲研究;2015年01期

10 刘岚;时伟霞;张亚菲;;中俄双边货物贸易互补性比较与评价[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3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红续;毛泽东时代的中英经贸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1999年

2 孙伟;贸易优势与我国外贸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兰杰;“中—英”自贸区经济效应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年

2 刘名多;“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3 张腾达;构建中国—南非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8年

4 金鑫;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双边贸易互补性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8年

5 张然;甘肃省与丝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测度及贸易融通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

6 王雅琪;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潜力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7年

7 王海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发展潜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8 尉蓝戈;中越贸易研究(1950-2016)[D];云南财经大学;2017年

9 汤蕾;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10 侯晓欢;中蒙贸易互补性与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73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73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9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