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松县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政策研究
【学位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426.6
【部分图文】:
徽大学MPA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宿松县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政策第2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2.?1相关概念??从概念上看,界定两个概念和明晰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进行研究分析。际出发,县域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而且可以为政府和企业的进一步合作搭,从而构建“新常态”下的新型政商关系。??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定义较为广阔,按照电子产品在生产或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分为四种:基础产业、核心产业、信息应用平台、信息业(中关村调研报告,2000)。四个产业板块的关系,如图:??■?|??
安徽大学MPA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省宿松县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政策研宄??2015年全年工业总产值的4.?13%;?2016年电子信息规上企业6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4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占2016年全年工业产值的10.?57%;两年时??间,电子信息产业对区域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翻了一番,全力打造电子信息首位??产业,酷米手机、科宝手机填补我省自主品牌手机空白,成功获批“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18年宿松经开区现有电子信息企业37家,其中规上7家,??有安徽富悦达电子有限公司、安庆友仁电子有限公司、安徽普和电子有限公司、??安徽酷米科技有限公司、臻荣电子、优品、顺科等公司。涉及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等5大类,高新技术企业3家,战略新兴产业企业5??家。2018年,宿松县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38.?9亿元,同比增长12.?2%,电子??信息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4.?6亿元,同比增长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凤;;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状与提升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2 赵云合;;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1年03期
3 兰绍清;;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12期
4 程鹏;娄赤刚;;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08年01期
5 相丽玲;刘建宇;;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J];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桂学文;曹庆;;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形成模式的实证分析[J];情报科学;2007年11期
7 马健;;基于“互联网+”的国内信息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7年35期
8 黄友兰;余颜;;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提升研究——以重庆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03期
9 邵帅;;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年07期
10 张庆利;;基于生态理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演进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怡;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磊;安徽省宿松县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2 陆夏萍;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支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
3 郑浪萍;福建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翟羽;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李彤彤;全球价值链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对策[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6 郑岩;鞍山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7 潘炜;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8 韩十甲;信息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熊晶晶;区域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力与政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丹;四川信息产业集群科技投入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3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83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