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对产业融合的影响——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文章目录】:
一、文献回顾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技术溢出效应
(二) 竞争和示范效应
三、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
(一) 计量模型的构建
(二) 变量与数据说明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 全样本回归估计
(二) 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三) 分行业比较分析
五、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黄苹;;生产者服务进口、FDI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汪芳;潘毛毛;;产业融合、绩效提升与制造业成长——基于1998-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J];科学学研究;2015年04期
3 庄惠明;郑剑山;;中国服务业FDI的效应研究:基于技术溢出与竞争排斥视角[J];管理评论;2015年02期
4 张如庆;时媛;刘国晖;;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造业技术溢出的渠道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10期
5 张艳;唐宜红;周默涵;;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否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J];世界经济;2013年11期
6 戴翔;金碚;;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含量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管理世界;2013年09期
7 胡国平;杨诗宇;景宏鑫;;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关联效应的视角[J];投资研究;2013年08期
8 张如庆;;生产者服务业FDI促进制成品出口的技术结构升级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12期
9 单元媛;赵玉林;;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评论;2012年05期
10 何青松;张培英;苑圣波;;生产性服务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问题;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占云;;新时期天津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与特征[J];城市;2015年12期
2 胡彬;胡晶;;开放转型中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竞争力:比较与启示[J];城市观察;2015年06期
3 李敬子;毛艳华;蔡敏容;;城市服务业对工业发展是否具有溢出效应?[J];财经研究;2015年12期
4 赵珏;张士引;;产业融合的效应、动因和难点分析——以中国推进“三网融合”为例[J];宏观经济研究;2015年11期
5 杨校美;;中欧服务贸易与中国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15年06期
6 张倩;竺杏月;张华;;FDI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5年S1期
7 孔贵宝;;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低碳农业发展路径分析[J];中国商论;2015年22期
8 商薇;;推进淄博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年10期
9 董展眉;;我国服务贸易的低碳化发展探讨[J];商业经济;2015年09期
10 杨校美;张诚;;生产者服务品进口的技术含量与中国制造业的效率[J];中国经济问题;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香;李善同;;中国城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J];管理评论;2014年08期
2 庄惠明;郑剑山;;服务业FDI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3 肖挺;刘华;;中国服务业制造化的产业绩效分析[J];软科学;2013年08期
4 李志远;余淼杰;;生产率、信贷约束与企业出口: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3年06期
5 周文博;樊秀峰;韩亚峰;;服务业FDI技术溢出与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理论分析和基于中国的实证检验[J];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06期
6 赵鉴华;木克热木·米力克;徐艳梅;;我国各地区FDI引进效率动态分析——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J];管理评论;2013年04期
7 王诏怡;;生产性服务进口、FDI与制造业生产率——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8 胡晓鹏;;全球化陷阱:中国现代服务业外资排斥效应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11期
9 隆国强;;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演化与未来战略[J];国际贸易;2012年10期
10 赵文军;于津平;;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基于30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乃华;朱文涛;;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对产业融合的影响——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2 陈昭;欧阳秋珍;;反向技术溢出、技术进步和我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协整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3 王文珍;李平;;要素市场扭曲对产业间技术溢出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8年04期
4 商琪;;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技术进步的探析[J];公共财政研究;2016年06期
5 陈颖;;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商;2016年18期
6 陈琦;;技术溢出、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基于大国与小国的经验比较[J];软科学;2013年07期
7 许和连;胡晓华;;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9期
8 卢健;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溢出[J];经济师;1998年08期
9 黄颖;李林;;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逆向技术溢出模式探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7年11期
10 徐德英;;多渠道国际技术溢出下区域创新门槛效应研究[J];科研管理;2017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符磊;中国外向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霍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3 刘雪娇;GVC格局、ODI逆向技术溢出与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对外贸易、技术溢出与产业升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2 杨佳倩;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逆向技术溢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3 赵茂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4 蒋桂莉;省际R&D技术溢出及其对碳排放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5 孙禄;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8年
6 张玉芳;双向FDI技术溢出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7 苟强;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内在机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8 逯楠楠;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8年
9 胡若柔;对美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7年
10 付京华;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84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8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