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对产业融合的影响——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5 07:10
   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而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则是推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有效手段。基于2004—2014年的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结合工具变量法,从整体和细分行业角度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以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和服务贸易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对外开放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从分行业来看,运输和通信服务对外开放对提高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合的影响最为明显,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对外开放也有利于促进产业融合,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对外开放对产业融合的影响并不显著。要通过进一步降低服务业外资准入门槛、简化投资审批流程、提供良好投资环境等综合措施,积极吸引优质外资流向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文章目录】:
一、文献回顾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技术溢出效应
    (二) 竞争和示范效应
三、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
    (一) 计量模型的构建
    (二) 变量与数据说明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 全样本回归估计
    (二) 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三) 分行业比较分析
五、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黄苹;;生产者服务进口、FDI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汪芳;潘毛毛;;产业融合、绩效提升与制造业成长——基于1998-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J];科学学研究;2015年04期

3 庄惠明;郑剑山;;中国服务业FDI的效应研究:基于技术溢出与竞争排斥视角[J];管理评论;2015年02期

4 张如庆;时媛;刘国晖;;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造业技术溢出的渠道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10期

5 张艳;唐宜红;周默涵;;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否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J];世界经济;2013年11期

6 戴翔;金碚;;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含量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管理世界;2013年09期

7 胡国平;杨诗宇;景宏鑫;;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关联效应的视角[J];投资研究;2013年08期

8 张如庆;;生产者服务业FDI促进制成品出口的技术结构升级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12期

9 单元媛;赵玉林;;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评论;2012年05期

10 何青松;张培英;苑圣波;;生产性服务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问题;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占云;;新时期天津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与特征[J];城市;2015年12期

2 胡彬;胡晶;;开放转型中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竞争力:比较与启示[J];城市观察;2015年06期

3 李敬子;毛艳华;蔡敏容;;城市服务业对工业发展是否具有溢出效应?[J];财经研究;2015年12期

4 赵珏;张士引;;产业融合的效应、动因和难点分析——以中国推进“三网融合”为例[J];宏观经济研究;2015年11期

5 杨校美;;中欧服务贸易与中国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15年06期

6 张倩;竺杏月;张华;;FDI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5年S1期

7 孔贵宝;;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低碳农业发展路径分析[J];中国商论;2015年22期

8 商薇;;推进淄博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年10期

9 董展眉;;我国服务贸易的低碳化发展探讨[J];商业经济;2015年09期

10 杨校美;张诚;;生产者服务品进口的技术含量与中国制造业的效率[J];中国经济问题;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香;李善同;;中国城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J];管理评论;2014年08期

2 庄惠明;郑剑山;;服务业FDI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3 肖挺;刘华;;中国服务业制造化的产业绩效分析[J];软科学;2013年08期

4 李志远;余淼杰;;生产率、信贷约束与企业出口: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3年06期

5 周文博;樊秀峰;韩亚峰;;服务业FDI技术溢出与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理论分析和基于中国的实证检验[J];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06期

6 赵鉴华;木克热木·米力克;徐艳梅;;我国各地区FDI引进效率动态分析——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J];管理评论;2013年04期

7 王诏怡;;生产性服务进口、FDI与制造业生产率——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8 胡晓鹏;;全球化陷阱:中国现代服务业外资排斥效应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11期

9 隆国强;;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演化与未来战略[J];国际贸易;2012年10期

10 赵文军;于津平;;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基于30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乃华;朱文涛;;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对产业融合的影响——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2 陈昭;欧阳秋珍;;反向技术溢出、技术进步和我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协整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3 王文珍;李平;;要素市场扭曲对产业间技术溢出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8年04期

4 商琪;;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技术进步的探析[J];公共财政研究;2016年06期

5 陈颖;;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商;2016年18期

6 陈琦;;技术溢出、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基于大国与小国的经验比较[J];软科学;2013年07期

7 许和连;胡晓华;;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9期

8 卢健;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溢出[J];经济师;1998年08期

9 黄颖;李林;;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逆向技术溢出模式探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7年11期

10 徐德英;;多渠道国际技术溢出下区域创新门槛效应研究[J];科研管理;2017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符磊;中国外向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霍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3 刘雪娇;GVC格局、ODI逆向技术溢出与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对外贸易、技术溢出与产业升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2 杨佳倩;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逆向技术溢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3 赵茂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4 蒋桂莉;省际R&D技术溢出及其对碳排放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5 孙禄;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8年

6 张玉芳;双向FDI技术溢出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7 苟强;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内在机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8 逯楠楠;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8年

9 胡若柔;对美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7年

10 付京华;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84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84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2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