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基于游客体验的龙湾区休闲旅游开发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0 12:02

  本文关键词:基于游客体验的龙湾区休闲旅游开发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旅游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重视,从世界范围来看,已经成为世界的第一大产业。从国内情况看,人们的旅游需求在近些年快速增加。如今的游客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行山步水、探幽寻奇。简单的观赏、浏览旅游项目已经不适应人们的现在的需求。并且传统的旅游产品面临着竞争压力大、投入大、游客兴趣降低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旅游项目的效益,将旅游体验引入休闲旅游进行开发势在必行。近年来,温州市龙湾区的旅游虽然取得较快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改造提升的压力。本论文着眼于体验经济大背景,立足游客角度,针对目前休闲旅游这一新兴的旅游载体,通过借助旅游体验、休闲旅游理论和旅游体验的各项研究,总结旅游体验的开发流程,再根据龙湾区游客需求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探讨龙湾区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各项设计方案,以指导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游客的需求做出快速应对,增强龙湾区休闲旅游的体验价值,为政府和企业创造最大效益,实现休闲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全文共分为四章,下面分别展开具体的概述。第一章:绪论。综述体验经济大环境下我国旅游发展的趋势以及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及现实意义,然后阐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对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列举分析,建立研究框架。第二章:龙湾区休闲旅游开发可行性分析。首先对龙湾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阐述,然后再探讨龙湾区发展休闲旅游的现实意义,然后结合调查问卷分析龙湾休闲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再结合龙湾区实情分析休闲旅游开发优势。第三章:龙湾区休闲旅游开发对策和建议。立足游客需求,结合龙湾区休闲旅游开发的优劣势,提出龙湾在休闲旅游产品在主题设计、休闲体验项目开发、场景设计、营销等方面的各项需求和设计方案,以指导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游客的需求做出快速应对,增强休闲旅游的体验价值,实现休闲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第四章:结论和展望。阐述了研究的主要结论,一是根据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旅游体验产品的开发流程。本研究认为旅游体验产品的开发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对游客体验需求的调查,其次结合需求及旅游目的地现状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再相应进行通过主题营造、场景设计、设计旅游体验项目、体验营销等方式进行旅游体验产业的开发。二是探索了龙湾区休闲旅游开发思路。以游客体验需求为切入点,以龙湾区发展现状为基础,提出龙湾休闲旅游的总体规划定位应当是以深化都市休闲旅游为发展方向,建立四区一带一中心的休闲旅游主题,围绕“山海龙湾、都市休闲”打造都市休闲、农业休闲、创意休闲等三大休闲活动,以体验营销为重要手段,通过可持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保护发展具有龙湾特色的休闲旅游产业。由于研究的不够深入以及作者的水平有限,本文的观点研究还存在不到位的地方,一是旅游体验和休闲旅游的研究不系统,浅尝即止;二是对旅游体验产品设计和营销设计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还有待检验。由于作者存在收集资料的困难,加之研究水平有限,本文可能还存在着其他不到位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旅游体验”的影子,旅游体验是一个广泛的现象合集,因作者的认识还比较肤浅,所以本文对旅游体验的研究还较片面,但是对其的研究应该是跨多领域的。基于以上认识,作者认为,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可以在对休闲旅游游客体验的影响因素的上入手,将服务、管理、经营等方面进行分析,尽可能从广维度、多角度、深层次来考虑,这样对休闲旅游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
【关键词】:龙湾区 休闲旅游 游客体验 旅游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0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9-11
  • (一) 研究背景9-10
  • (二) 研究意义10-11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1-12
  • (一) 研究内容11
  • (二) 研究方法11-12
  • 三、关键概念界定12-13
  • (一) 旅游体验12
  • (二) 休闲旅游12-13
  • 四、主要理论基础13-16
  • (一) 旅游体验理论13-15
  • (二) 体验营销理论15
  • (三) 需求层次理论15-16
  • (四) 可持续发展理论16
  • 五、国内外研究述评16-18
  • (一) 国外研究16-17
  • (二) 国内研究17-18
  • (三) 研究述评18
  • 六、研究框架18-20
  • 第二章 龙湾区休闲旅游开发可行性分析20-29
  • 一、龙湾区旅游业发展现状20-22
  • (一)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产业地位逐步提升20
  • (二) 空间格局初步形成,产业融合不断深化20-21
  • (三) 产品特色亮点凸显,旅游形象持续优化21
  • (四) 智慧旅游建设强化,行业扶持力度加大21
  • (五) 民生作用不断体现,旅游环境建设强化21-22
  • 二、龙湾区发展休闲旅游的现实意义22-23
  • (一) 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22
  • (二) 促进服务行业发展,提升城市内涵22
  • (三) 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适居性22-23
  • 三、游客对龙湾区休闲旅游需求分析23-25
  • (一) 游客对龙湾休闲旅游需求问卷调查23-24
  • (二)龙湾区休闲旅游发展问题的根源剖析24-25
  • 四、龙湾区休闲旅游开发可行探讨25-29
  • (一) 区位优越25
  • (二) 资源丰富25-27
  • (三) 特色明显27-28
  • (四) 设施完善28
  • (五) 发展前景良好28-29
  • 第三章 龙湾区休闲旅游开发优化建议29-36
  • 一、休闲旅游的定位29-30
  • 二、体验主题营造30-31
  • 三、休闲体验项目的设计31-32
  • 四、市场营销32-34
  • (一) 居民融合33
  • (二) 体验营销33-34
  • 五、可持续发展34-36
  • (一) 注重环境保护34-35
  • (二) 加强综合整治35
  • (三) 强化旅游安全35-36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36-37
  • 一、研究结论36
  • 二、研究展望36-37
  • 注释37-38
  • 参考文献38-39
  • 附录一39-40
  • 致谢40-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斌,赵新元;发展朝阳旅游,迎接旅游朝阳——我国学生旅游概况及对策[J];社会科学家;2000年04期

2 邓祝仁;教育与旅游的打通──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长王g┦糠锰竅J];社会科学家;2002年02期

3 李月兰,赖富强;论情景化旅游[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11期

4 林茂;红色旅游热的冷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5 谢彦君;彭丹;;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旅游科学;2005年06期

6 杨玲;对当前科技旅游热的冷思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7 伍海琳;;论旅游体验[J];经济师;2006年01期

8 谢彦君;谢中田;;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J];旅游学刊;2006年04期

9 崔玲萍;;旅游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时代;2006年15期

10 李荣;周其楼;;浅议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6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本涛;;旅游情感新论[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谢春山;;试论旅游的本质及特征[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耿庆汇;;旅游生态系统及其平衡与调控初探[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4 阚耀平;高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勾四清;;海南旅游商品组合开发的三维结构体系构建研究[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7 李发永;;我省旅游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8 肖升;王悦;;论旅游体验营销[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吕少敏;;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10 黄璜;;“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鹰;生态文明与旅游价值观的重建(十)[N];江南游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玲;酷讯:“旅游体验师”传递观察和感悟[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赵珊 邹雅筠;旅游体验师中国第一美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琼北旅游合作组织工作办公室 于济东;用文化提升琼北旅游软实力[N];海南日报;2012年

5 记者 冯涛;打造露营旅游新亮点[N];云南政协报;2013年

6 张凡;先旅游后付款,能行吗?[N];中国旅游报;2013年

7 白四座;唤起国民旅游意识是根本[N];中国旅游报;2013年

8 郑健阳;高端旅游:向强化体验发力[N];中国贸易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孙敏;加强旅游培训 提升旅游体验[N];桂林日报;2013年

10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魏小安 记录整理 本报记者 沈仲亮;旅游研究与实践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张宝;旅游出行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法和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石美玉;中国旅游购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玉成;唐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朱璇;背包旅游:基于中国案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明媚;旅游与宗教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红英;以野生动物为对象的休闲旅游影响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陈才;意象·凝视·认同[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洁;旅游体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蔚志红;山西省旅游购物体系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3 徐斌;旅游动机对旅游忠诚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徐凯睿;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5 王静;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品牌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袁申梅;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内地游客赴港旅游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金程;游客情感的动态性及其变化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孙益印;黑龙江省林海雪原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9 霍丽娟;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西安市旅游公共服务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朱新杰;产业融合背景下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游客体验的龙湾区休闲旅游开发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96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a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