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性别决定技术在银狐养殖产业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18:39

  本文关键词:性别决定技术在银狐养殖产业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狐狸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我国的狐狸养殖业主要分布在北方较寒冷的地区,如:河北、山东、内蒙古、东北等地。银狐又叫银黑狐,是赤狐的一种基因突变种,被毛呈黑白相间,且有一层雾状形的针毛,是人们饲养的珍贵毛皮动物主要品种之一。安徽省皖北有多家狐狸养殖企业,这些企业在狐狸养殖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自然繁殖的方式,狐狸发情期短,一年只有两个个月左右的发情期,并且繁殖率低,每胎只能产2-3只后代,自然繁殖方式难以满足狐狸养殖产业高速扩大再生产的需要。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授精技术越来越成熟,虽然繁殖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相比貉子等皮毛动物产率仍然低很多,加之保胎也困难很多,怎样提高养狐业的繁殖率,这是最受人们关注的。养殖产业中母狐的需求量往往不能被满足,提高母狐的产量是养殖厂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如果能在受精前做好性别分离,将会大大节约资源和时间,提高性别控制与鉴定和胚胎移植的效率。本文以皖北银狐为研究对象,探究皖北银狐精子发生的过程与季节影响、皖北银狐的精液品质、提高精子常温液态保存效果、输精前对X精子进行筛选,从这几环节来提高狐狸的繁殖率,最终通过动物实验,将性别决定技术应用在银狐养殖产业。为银狐人工繁殖受精率奠定基础,进而满足狐狸养殖产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季节对皖北地区银狐精子发生的影响,表明精子发生呈现典型的季节性,从而确定了采集公狐精液的最佳时间段。以9月、11月、次年1月份的银狐睾丸为研究对象,测量睾丸的重量、体积等基础形态参数以及采用酶联吸附实验测睾丸中睾酮的含量。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分析曲细精管中各类生精细胞的组成及比例。结果:9月、11月、次年1月银狐睾丸的重量分别为0.896±0.002g、3.365±0.081 g、5.241±0.100 g,体积分别为1.215±0.036 cm3、5.558±0.794cm3、14.112±2.8543 cm3,睾酮含量分别为1.215±0.036μg、5.558±0.794μg、14.112±2.8543μg。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银狐睾丸的体积、重量以及睾酮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睾丸中睾酮的含量与重量的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1。切片上曲细精管中生精细胞的组成、数量随着季节变化也呈现不同,差异性显著(P0.05)。2.从分析皖北银狐精液品质入手,配制了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银狐精子稀释液,延长了精子在体外的存活时间,提高了人工授精时母狐的受孕率和单胎产胎数。结果显示,皖北银狐的射精量在0.5-1.5 m1/次,精子密度在5亿/ml左右。母狐子宫的精子容纳量为0.5 m1左右。实验证明将精液进行稀释,稀释5倍左右并不会对受孕率以及受孕胎数造成影响,而稀释液质量的好坏则直接影响精子的活率和活力,进而影响银狐繁殖率。本研究配制了一种优质银狐常温保存的精子稀释液。以貂、人等其他动物精子稀释液成分为基础,配制出三种液态保存精子稀释液,在细胞水平上观测稀释液的保存效果,确定了最优的配方配制方法:配制100 m1稀释液,称量三羟甲基氨基甲烷2.13 g、柠檬酸1.24 g、D果糖0.71g、双蒸水80 ml、卵黄液10 ml、Ham's F-10 10ml和青霉素7万IU,混合均匀。实验组15只母狐用本稀释液稀释精液受孕,平均产下的小仔数为6.5±1.5只;对照组使用养殖场购买的稀释液,185只母狐平均产仔数为4.5±1.5只,差异显著。结果表明用本精液稀释液来稀释精液,银狐可以产出更多的后代。3.建立起一种优选的X精子分离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了雌雄比例,为提高狐狸的繁殖率提供了依据。以银狐为研究对象,利用优化的梯度离心沉积法分离X精子,再在细胞水平上鉴定X精子的比率,最后进行人工授精使母狐受孕。通过产下的狐狸小仔数以及性别比例与常规人工授精方法做比较。利用本性别决定技术分离出的X精子,给10只母狐人工授精后,产出72只后代,其中雌性后代61只,占总后代数的84.7%,对照组雌性后代占51.6%。
【关键词】:银狐 精子发生 睾丸 稀释液 性别决定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65.2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8
  • 1 狐狸10-12
  • 1.1 银狐的起源10
  • 1.2 银狐的生物学特性10-12
  • 2 性别决定技术概述12-14
  • 2.1 性别决定在银狐养殖业的意义12-13
  • 2.2 性别决定技术的发展13-14
  • 3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4-16
  • 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4-16
  • 4 研究内容16-18
  • 4.1 实验基地16
  • 4.2 研究内容16-17
  • 4.3 研究特点17-18
  • 第一章:季节对银狐精子发生的影响18-31
  • 1 材料与方法19-22
  • 1.1 材料19
  • 1.2 试剂及仪器设备19
  • 1.3 睾丸获取19-21
  • 1.4 睾酮的测定21
  • 1.5 石蜡组织切片21-22
  • 1.6 数理统计22
  • 2 结果22-29
  • 2.1 睾丸体积及重量22-24
  • 2.2 睾丸中睾酮的含量24-25
  • 2.3 曲细精管中生精细胞的分布25-26
  • 2.4 附睾中精子数量26-29
  • 3 讨论29-31
  • 第二章:银狐精液参数测定及精子稀释液配制31-42
  • 1 材料与方法32-35
  • 1.1 材料32
  • 1.2 方法32-35
  • 2 结果35-39
  • 2.1 银狐精液参数35-37
  • 2.2 不同精液稀释液体外对精子活率的影响37-38
  • 2.3 精液稀释液的人工授精效果检测38-39
  • 3 讨论39-42
  • 第三章:银狐X精子分离及在产业化中的基础应用研究42-50
  • 1 材料与方法42-45
  • 1.1 试验地点42-43
  • 1.2 精液采集43
  • 1.3 实验材料与配制方法43
  • 1.4 精液参数的常规分析43
  • 1.5 流式细胞术分离X精子43-44
  • 1.6 密度梯度离心分离X精子44
  • 1.7 X精子占比分析44-45
  • 1.8 人工授精45
  • 1.9 数理统计45
  • 2 结果45-48
  • 2.1 流式细胞术分离X精子45-46
  • 2.2 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X精子的占比46
  • 2.3 人工授精46-48
  • 3 讨论48-50
  • 结论与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8
  • 致谢58-60
  • 附录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林文,铃木正彦,岛田透,王慧超;家蚕性别决定[J];蚕学通讯;2002年04期

2 张谊;畜禽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陈益媛;刘玉萍;;性别决定之探究式教学尝试[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4 江玲霞;李纪委;李美丽;方威;李贵强;徐银学;;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作用机理[J];生物技术通报;2009年01期

5 愪林;高仲业;成贵;;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年02期

6 刘佳;李忻怡;张育辉;;两栖动物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动物学杂志;2011年06期

7 席兴字;;家蚕性别决定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02期

8 张谷曼;卢起维;;遗傅学关于蜜蜂性别决定的解释[J];中国养蜂;1963年02期

9 王承浩;性别决定及其定向控制的展望[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2年03期

10 王本成;;性别的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荣家;;性别决定与分化的发育遗传机制[A];第六届动物遗传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强;闫雪峰;唐晓龙;张德玖;;爬行类温度性别决定研究进展[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3 程汉华;周荣家;;性别决定与分化的遗传学[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曾辉;单梁;陈瑞阳;;两性生殖卤虫基因组DNA性别特异性片段的筛选[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周荣家;;早期胚胎的性别决定[A];湖北省遗传学会、江西省遗传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程汉华;周荣家;;早期胚胎的发育选择:性别决定[A];中国遗传学会功能基因组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容银燕;凌兰;傅丽容;史海涛;;温度对中华条颈龟孵化和性别决定的影响[A];2013海南省第五届生命科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孙加强;李全梓;李兴国;张宪省;;黄瓜性别决定的分子基理研究[A];全国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陈瑞强;;试析生物性别发育有关的几个问题[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李诗豪;李富花;相建海;;对虾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冯卫东;性别大战:是“他”还是“她”?[N];科技日报;2010年

2 ;美发现男女智力“殊途同归”[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丁国骅;多疣壁虎的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子龙;家蚕性别决定途径上游关键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唐鸿云;线虫脂肪酸代谢与性别决定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李明辉;罗非鱼基因敲除技术的建立及其在性别决定与分化研究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4年

5 余红仕;性别发育基因P450c17、DMY和Dmrt1的克隆、表达及选择性剪接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李颖;家蚕(Bombyx mori)Bmsxl基因在性别决定途径中的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李丹;性分化前后雌雄鸡胚中差异表达miRNA的鉴定与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于贝贝;frizzleds在斑马鱼性别决定过程中功能的初步探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李怡然;簸箕柳性染色体定位及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5 程丽芳;性别决定技术在银狐养殖产业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王本耀;温度影响中国林蛙性别决定分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蒋小龙;性类固醇激素在尼罗罗非鱼性别决定与分化中的作用[D];西南大学;2014年

8 丘晓花;骡鸡的性别鉴定和性别决定候选因子表达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9 张小艳;稀有泩鲫的饲养、驯化及性别决定与分化的初步探讨[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徐超;牛SOX9基因的克隆及早期胎儿性别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性别决定技术在银狐养殖产业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97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2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