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 ——以平泉县党坝镇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发展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07 06:53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立足“三农”优势资源,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借助特色民俗文化,吸引游客观光休闲,促进农业功能拓展,实现农民就业增收的朝阳产业。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和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中国旅游的亮点。伴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之出现的盲目开发、模式单一、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也亟待解决。为了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农村相关产业的合理集聚,笔者提出进行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规划,为乡村旅游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旅游产业园区的相关资料的前提下,从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认知入手,重点对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究。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对相关背景知识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确定研究的框架及研究的对象、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找出不足,并提出新的观念加以丰富、补充;通过对乡村旅游、旅游产业园区和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这三大概念内涵的对比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对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原则和发展模式,最终得出本文研究的理论结论。第二部分实证,本文通过对...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框架
        1.2.1 研究主要内容
        1.2.2 分析框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本文主要创新
2 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基本理论
    2.1 乡村旅游的含义及特点
        2.1.1 乡村旅游的含义
        2.1.2 乡村旅游的特点
    2.2 旅游产业园区的含义和特点
        2.2.1 旅游产业园区的含义
        2.2.2 旅游产业园区的特点
    2.3 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含义、开发原则
        2.3.1 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含义
        2.3.2 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原则
3 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模式
    3.1 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发展背景
    3.2 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形式
        3.2.1 农业和旅游业紧密结合
        3.2.2 以园区农业产业发展为主导
        3.2.3 以旅游项目为产业驱动
        3.2.4 以文化体验为产品特色
        3.2.5 以乡村环境保护与社区参与为发展保障
4 平泉县党坝镇旅游产业园区发展实证研究
    4.1 党坝镇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产业背景
        4.1.1 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4.1.2 河北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
        4.1.3 平泉县积极培育乡村旅游
        4.1.4 党坝镇“两线一川”农业产业格局为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奠定坚实基础
    4.2 党坝镇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 SWOT 分析
        4.2.1 党坝镇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发展的优势
        4.2.2 党坝镇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发展的劣势
        4.2.3 党坝镇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发展的机会
        4.2.4 党坝镇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发展的威胁
    4.3 针对党坝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问卷调查分析
        4.3.1 调查目的
        4.3.2 问卷调查内容
        4.3.3 问卷分析
        4.3.4 问卷调查结论
        4.3.5 问卷调查的现实指导意义
    4.4 党坝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对策
        4.4.1 通过农旅结合、产业主导、项目驱动,谋划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发展
        4.4.2 通过四大主题园的建设,引导乡村旅游产业升级
        4.4.3 通过“两线一川、一区两环”的设计,优化旅游发展空间格局
        4.4.4 通过绿色营销、文化体验、社区参与,进行旅游区运营模式的创新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陕西关中地区乡村体验旅游开发探讨[J]. 林君飞,李玲.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8)
[2]美丽乡村 拱绕黄山——关于建设黄山国际化乡村旅游度假区的调查[J]. 中共黄山市委党校第三十五期县干班第三学员组,胡效民,倪受兵,潘成.  度假旅游. 2007(05)
[3]试论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本质属性[J]. 赛江涛,乌恩.  河北林果研究. 2006(01)
[4]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J]. 何景明.  旅游学刊. 2004(01)
[5]黄山市乡村旅游初步研究[J]. 黄成林.  人文地理. 2003(01)
[6]我国乡村旅游高级化的产品设计导向[J]. 吕连琴,刘爱荣.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2(04)
[7]对我国“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考[J]. 刘向明,杨智敏.  经济地理. 2002(02)
[8]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 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  旅游科学. 2001(03)
[9]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 贺小荣.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01)
[10]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王继权.  生态经济. 2001(01)

博士论文
[1]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 潘顺安.东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型农业园区发展研究[D]. 谢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
[2]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机制与模式[D]. 杨国玺.上海师范大学 2010
[3]中国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关系研究[D]. 张金花.河南理工大学 2009
[4]上海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创新研究[D]. 袁香香.上海交通大学 2008
[5]浙江省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探讨[D]. 黄超超.浙江大学 2007
[6]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肖湘君.湘潭大学 2006
[7]乡村旅游中的文化素材及其表达[D]. 赛江涛.北京林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21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021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4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