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的产业非对称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货币政策的产业非对称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家宏观调控是政府干预经济和影响经济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大萧条后,货币政策的作用是非对称的观点得到确立。本文基于产业的角度来研究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自九十年代以来,从直接调控转变为间接调控,在此期间,我国的中央银行经常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流动性,以此来实现调控宏观经济的目的。本文在这种背景下,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利用计量经济学等方法,且与货币政策理论相结合,来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产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回顾货币的中性和非中性理论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理论,总结著名学者关于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研究。本文阐述了货币政策在产业中的传导,包括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货币供应量和资产价格渠道。在变量选择中,利用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来选取解释变量,分别为货币供应量(M2)、金融机构信贷总量(LOAN)、银行同业拆借利率(RATE)和A股市值(SMC)。本文选取2000年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四季度的数据研究我国三大产业的货币政策效应。利用VEC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是非对称的。 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我国的货币政策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最大,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次之,对第二产业的影响最小。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对产生这种情形进行原因分析,主要包括:金融摩擦差异、市场结构差异、国有银行信贷制度、融资渠道和产业自身特性。最后,以实证和原因分析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产业非对称效应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关键词】:货币政策 产业效应 非对称性 VEC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22.0;F2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插图索引9-10
- 附表索引10-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背景与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12-15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2-14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4-15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15-17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研究框架16-17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17-18
- 第2章 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效应的理论基础18-27
- 2.1 货币政策的产业非对称性的相关理论基础18-22
- 2.1.1 相关内涵的界定18
- 2.1.2 货币的中性和非中性18-21
- 2.1.3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1-22
- 2.2 货币政策在产业间的传导22-27
- 2.2.1 利率渠道22-23
- 2.2.2 信贷渠道23
- 2.2.3 货币供应量渠道23-24
- 2.2.4 资产价格渠道24-27
- 第3章 我国货币政策的产业非对称效应实证分析27-42
- 3.1 模型的介绍27-30
- 3.1.1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27-29
- 3.1.2 脉冲响应函数29
- 3.1.3 方差分解29-30
- 3.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0-31
- 3.3 我国货币政策的三大产业的效应实证分析31-40
- 3.3.1 变量的检验31-34
- 3.3.2 VEC 模型分析34-35
- 3.3.3 变量变动对产出的影响及贡献度分析35-40
- 3.4 模型的结果分析40-42
- 第4章 我国货币政策的产业非对称效应原因分析42-49
- 4.1 金融摩擦差异42-43
- 4.2 产业的市场结构差异43-44
- 4.3 国有银行信贷制度44-46
- 4.4 融资渠道46-47
- 4.5 产业的自身特性47-49
- 第5章 改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产业效应的对策建议49-54
- 5.1 进一步扩展我国金融市场融资渠道49-50
- 5.2 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50
- 5.3 改善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传导机制50-52
- 5.4 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52-54
-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剑,刘玄;货币政策传导的行业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2 刘玄;王剑;;货币政策传导地区差异:实证检验及政策含义[J];财经研究;2006年05期
3 蔡建明;;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支出政策的效应分析[J];财政研究;2006年12期
4 张旭,伍海华;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因素——机制、模式与政策选择[J];当代财经;2002年01期
5 高波;王先柱;;中国货币政策房地产行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6 李世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文献综述[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07期
7 曹永琴;李泽祥;;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形成机理的理论述评[J];经济学家;2007年04期
8 刘舒潇;段文斌;;异质产业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非均质效应[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9期
9 万解秋,徐涛;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兼评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10 高铁梅,王金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动态分析[J];金融研究;200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玉红;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形成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小宇;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计量检验[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货币政策的产业非对称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12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