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人力资本的产业配置及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9 20:10

  本文关键词:人力资本的产业配置及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具有向服务业较多聚集的趋势。本文利用中国人口普查、抽样调查资料和物质资本存量的已有估计资料,首先对1997—2010年间我国31个省(市、区)第二、三产业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存量进行估计,然后据此对人力资本的产业配置特征及其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研究。依据估计资料,本文对人力资本在第二、三产业之间的配置状况进行了统计描述分析。结果发现,不论是总量或是增量,服务业中的人力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都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初步判断近年来人力资本具有向服务业集中的趋势。为了进一步说明人力资本具有向服务业聚集的特征,我们通过对新增人力资本在部门间的分配状况进行了考察。依据2002年、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资料,利用投入产出技术中的完全分配系数矩阵构建出行向结构系数,对新增人力资本在部门间的分配状况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2002年新增人力资本分配到服务业的份额仅为37.8%,第二产业则吸纳了新增人力资本的57.1%,其中的制造业就吸纳了45.65%;但到了2007年,新增人力资本向服务业的分配比例上升至47.04%,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超过制造业40.74%的吸纳规模。这说明,近年来人力资本具有向服务业聚集的趋势,流动特征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这将有助于服务业的发展。至于人力资本向服务业集中的原因,我们通过核算劳动报酬对此作出了合理解释。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本文计算出了以1978年为不变价的第二、三产业劳动报酬,结果发现,2002年服务业的劳动边际报酬为5659元/人,低于第二产业7367元/人的水平,但到了2007年,服务业的劳动边际报酬升至20118元/人,远高于第二产业9155元/人的规模。这一核算结果验证了我国人力资本的产业配置行为不仅遵循赛尔奎因所提出的要素报酬与要素配置的规律,而且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时候,人力资本能够根据要素边际报酬的差异来决策自身的产业配置行为,第三产业较高的劳动报酬诱导着人力资本向服务业聚集,并为加快发展服务业奠定了人力资本基础。本文还期望考察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在产业间进行配置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此,本文对第二、三产业内部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增长状况进行了因果分析,结果发现,第二产业内部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配置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但是,伴随第三产业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相应的带来了物质资本的流入。这说明,如果第三产业的劳动报酬继续保持较高水平、阻碍物质资本流入服务业的政策因素得以改善,那么,人力资本能够诱导物质资本(固定资产投资)更多地流入服务业,使服务业的资本与劳动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加快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依据1997—2010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对第二、三产业的生产函数分别进行了估计,并对其增长进行了因素分解。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对第二产业增长的贡献非常小,但第三产业增长中的30.64%是由人力资本的增加所取得,人力资本的相对集中对服务业增长也做出了较大贡献。从供给角度讲,该增长分解能够部分解释近年来服务业得以较快增长的原因。最后,本文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加快发展服务业,应利用好人力资本向服务业快速集中的要素配置特征,疏通物质资本向服务业流动的渠道,使服务业中的资本与劳动得到合理配置,从供给角度促进服务业发展。在政策上应大力推进人力资本开发,提高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水平;进一步提高“劳动与工资”的市场化程度;尽快落实“营改增”等对服务业减税的政策,推进完善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机制诱导物资资本流向服务业;择时启动第二产业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
【关键词】:人力资本集中 服务业增长 要素报酬 要素配置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49.21;F71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第一节 问题提出10-11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1-18
  • 第三节 结构安排18
  • 第四节 研究意义18-21
  • 第二章 人力资本对我国第二、三产业增长的贡献分析21-24
  •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替理论21-22
  •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22-23
  • 第三节 人力资本对我国第二、三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23-24
  • 第三章 第二、三产业投入要素的省际估计及统计描述24-35
  • 第一节 第二、三产业人力资本的估计24-30
  • 第二节 第二、三产业物质资本存量的估计30-32
  • 第三节 投入要素地区分布图示32-35
  • 第四章 人力资本的产业配置及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35-44
  • 第一节 实证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35
  • 第二节 人力资本向服务业集中的实证研究35-38
  • 第三节 第二、三产业生产要素的互动机制38-40
  • 第四节 人力资本对第二、三产业增长的贡献40-44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44-46
  • 第一节 研究结论44
  • 第二节 政策启示44-46
  • 参考文献46-50
  • 附录50-55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55-56
  • 致谢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杰;产权制度与人力资本的积极性[J];中国统计;2000年02期

2 黄震;试论人力资本与企业发展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王金营;对人力资本定义及涵义的再思考[J];南方人口;2001年01期

4 唐亚新;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权益初探[J];马钢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胡爱荣;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J];经济论坛;2002年17期

6 栗玉香;试论学校人力资本经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7 ;领导力&人力资本会议培训月历[J];中国新时代;2004年06期

8 何世权;论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9 郭全中,陈东;人力资本与企业发展[J];西北人口;2004年06期

10 杜小伟;;论人力资本拥有产权的依据[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承坪;;论企业家声誉性人力资本[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李国和;;对人力资本的社会学审视——兼评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平;张贵敏;陆静;孟春媛;;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研究框架的建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罗谌;;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型人力资本效应的实证研究[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向显湖;李永焱;;试论人力资本融资财务[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6 陈洪安;王婷婷;;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山西省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焦斌龙;;体制转轨与中国人力资本地位变迁:以公有制企业为例[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任建华;;人力资本的完整与残缺范畴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江萍;;基于新准则的人力资本出资的会计处理[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黄盼盼;陶厚永;;人力资本入股的策略探究——兼论企业高管短期行为的防治[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刘汉辉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 李磊;强化人力资本“充值”理念[N];中国人口报;2008年

2 江苏省人事厅政策法规处 张永yN;人力资本附加值的提升之路[N];新华日报;2009年

3 记者 何农;比利时投诉德国“人力资本倾销”[N];光明日报;2013年

4 本报实习生 宁彬;人力资本就是核心竞争力[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周崔军;股东以人力资本出资的几个法律问题剖析[N];中国工商报;2003年

6 孙文刚;人力资本的风险防范[N];财会信报;2005年

7 赵昌峰;算算饭店的饭店人力成本与人力资本[N];中国旅游报;2002年

8 人民大学 王磊 刘红灿;浅议人力资本的形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黄哲雯;人力资本引来新课题[N];工人日报;2001年

10 谈萧;给人力资本出资以法律地位[N];经济参考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启昌;基于社会资本及人力资本视角的小微企业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施雯;基于人力资本差异视角的农户福利测度与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3 姜玉鹏;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4 胡伟清;无形人力资本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邹国防;权力结构中的微观权力与人力资本[D];南开大学;2009年

6 朱焱;人力资本财务及其控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杨文华;人力资本与社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何东琪;人力资本生成及积累的制度环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9 向显湖;人力资本财务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薛乃卓;基于能力视角的人力资本评价与增值激励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陕西人力资本筹集机制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秦永;人力资本和专业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傅婉娟;军事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娄之歆;基于人力资本再生产的人力资本维护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宫真真;河北省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崔诗禹;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辽宁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7 胡乃达;浙江固耐公司销售人员激励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8 葛寅;从人口红利到人力资本红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9 彭雪梅;家庭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对“80后”初次就业质量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范婷;我国中小企的招聘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人力资本的产业配置及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17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9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