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 ————基于贵州省金沙县的个案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6 19:03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的一种区域经济,它起着连接城乡、承上通下的作用。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涉及到各方面的问题,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偏远县域由于受到交通不便、经济实力、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制约,其县域产业结构出现了低级化,主导产业不突出等问题。近年,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此都十分重视,从而有针对性的颁发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政策、扶持政策,从政府角度不断地加大县域经济的投入力度。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十八大提出“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这些都说明了国家在制度改革、资金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对县域经济给予了保障,也为偏远县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从而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如何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实现偏远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既是实践中的关键,也是理论研究中的重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论文从县域经济及县域产业结构的一般理论入手...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县域产业结构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概念的界定
2.1.1 偏远县域
2.1.2 产业结构
2.1.3 偏远县域产业结构
2.2 文献梳理及评述
2.2.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2.2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2.2.3 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
2.2.4 非均衡发展理论
2.2.5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3.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县域经济总况
3.1.1 县域人口结构
3.1.2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3.1.3 县域经济平均规模
3.2 县域经济在西部地区具有重要作用
3.3 全国百强县域经济
3.4 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4. 金沙县产业结构现状
4.1 金沙县基本情况简介
4.2 金沙县产业结构演变
4.2.1 金沙县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现状
4.2.2 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现状
4.2.3 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4.2.4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4.2.5 金沙县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
4.3 金沙县与周边县域的产业相似度比较
4.4 金沙县与周边县域结构效益比较
4.5 金沙县产业结构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5. 金沙县产业结构优化及路径
5.1 金沙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5.2 金沙县产业结构优化方向预测
5.2.1 建立灰色GM(1,1)模型
5.2.2 参数预测与模型构建
5.3 金沙县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建议
5.3.1 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5.3.2 依托资源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5.3.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44327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县域产业结构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概念的界定
2.1.1 偏远县域
2.1.2 产业结构
2.1.3 偏远县域产业结构
2.2 文献梳理及评述
2.2.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2.2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2.2.3 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
2.2.4 非均衡发展理论
2.2.5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3.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县域经济总况
3.1.1 县域人口结构
3.1.2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3.1.3 县域经济平均规模
3.2 县域经济在西部地区具有重要作用
3.3 全国百强县域经济
3.4 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4. 金沙县产业结构现状
4.1 金沙县基本情况简介
4.2 金沙县产业结构演变
4.2.1 金沙县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现状
4.2.2 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现状
4.2.3 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4.2.4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4.2.5 金沙县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
4.3 金沙县与周边县域的产业相似度比较
4.4 金沙县与周边县域结构效益比较
4.5 金沙县产业结构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5. 金沙县产业结构优化及路径
5.1 金沙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5.2 金沙县产业结构优化方向预测
5.2.1 建立灰色GM(1,1)模型
5.2.2 参数预测与模型构建
5.3 金沙县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建议
5.3.1 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5.3.2 依托资源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5.3.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44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744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