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物流产业整合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本文关键词:新常态下我国物流产业整合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代物流产业不仅反映国家综合实力,还反映流通效率、资源优化效益。尤其是当前,依托于我国经济体制的优化转型,物流产业也进入到新常态的发展阶段,这对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常态下,物流产业必须以质量与效益为中心,寻求整合与规划的突破口,从而培育竞争优势,增强市场主体活力。由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新常态,随后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整合与规划所面临的阻碍因素,最后提出了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物流产业整合与规划策略,以期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
【关键词】: 新常态 物流产业 整合与规划 对策
【分类号】:F259.2
【正文快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自由化体制的不断深入,现代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到新常态的特殊阶段,依托于我国经济体制的优化转型,物流产业也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这对于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面对新常态的背景,物流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晓航;万静;;发达国家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比较与借鉴[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17期
2 何黎明;;“新常态”下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4年08期
3 何黎明;;2014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15年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华;严雪晴;;经济新常态下珠三角地区绿色物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5年10期
2 马俊;胡沛;;论“新常态”下煤矿物资供应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17期
3 冀芳;张夏恒;;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及其演进方向[J];西部论坛;2015年04期
4 张夏恒;;新常态下移动电子商务演进轨迹[J];改革与战略;2015年09期
5 王亚赛;;基于物流企业联盟的我国物流企业问题与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5年07期
6 唐建荣;徐媛媛;李晓静;;基于SEM的城市物流驱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08期
7 李志君;;推动物流业生态化转型[J];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10期
8 杨光;;新常态经济下流通产业发展趋势研究[J];商业时代;2014年36期
9 严雪晴;;经济新常态下珠三角地区港口绿色物流业发展策略[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年02期
10 范学谦;;新常态背景下武汉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策略分析[J];企业导报;2015年1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戈文;;发展中国化低碳物流的五大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0年07期
2 韩增林;李晓娜;;东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对策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刘照军;王秀荣;;基于低碳经济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11年09期
4 葛莉;;刍议低碳经济下物流企业的经营对策[J];商业时代;2010年30期
5 龚春;;低碳物流开创物流业新时代[J];中国商贸;2010年23期
6 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年2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爽;;加速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途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年24期
2 许明;;基于产业经济学浅论我国物流产业[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12期
3 李珊珊,刘立萍,王耀球;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几点认识[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09期
4 江小波,桑昌禹;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问题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我国物流产业取得实质性进展[J];物流科技;2003年01期
6 刘成昆,王述英;我国物流产业跨越式升级的实现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04年09期
7 钱厚源;我国物流产业的兴起及发展途径[J];大众科技;2004年04期
8 宋立夫,程航东,许洪军;加强四级耦合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和谐发展[J];综合运输;2005年10期
9 杨向东;我国物流产业的政策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19期
10 张姝;;完善我国物流产业的财税对策[J];当代经济;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杰;刘艳媛;;浅析我国物流产业现状[A];2007'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信息网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7年
2 武云亮;袁平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物流产业整合研究[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余晖;张文杰;;物流产业的界定及完善我国物流产业统计体系的思考[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楚岩枫;;我国物流产业规模与宏观经济因子的灰色关联研究[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熊孟英;;电子商务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影响及对策[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秦薇薇;徐杰;;对我国物流产业集中度的分析与思考[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国物流产业潜力惊人[N];中国水运报;2003年
2 刘伟华;“双轮驱动”——加快我国物流产业升级[N];国际商报;2008年
3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入世10年中国物流产业安全状态评价[N];国际商报;2012年
4 记者 缪惟民;我国物流产业入世后面临严峻挑战[N];中国包装报;2002年
5 记者 刘凌林;我国物流产业已跨入成长期[N];中国企业报;2005年
6 记者张翼南;我国物流产业潜力巨大 消除瓶颈仍需多方入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7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洪涛;用改革精神驱动物流业创新发展[N];现代物流报;2013年
8 柯惠;物流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正式启动[N];中国特产报;2008年
9 张雨航;把脉物流园区市场[N];现代物流报;2014年
10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全力推进物流发展[N];现代物流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楚岩枫;我国物流产业系统演化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丽英;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夏敏;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志俊;我国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与统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4 王坤;我国物流产业政策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邓杏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物流产业安全的影响[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6 朱俊菲;我国物流产业政府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陈先锋;我国物流产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8 邓洞洞;我国物流产业SCP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9 张国荣;基于SCP分析范式的我国物流产业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新常态下我国物流产业整合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2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44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