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北京籽种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3)

发布时间:2014-07-24 11:34

  (二)加大科研投人,推动技术创新加大科研育种投入,研究培育新品种。要加快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激光技术和核技术等,加快育种速度,提高育种水平。要开展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等基础陛、前沿性和应用技术J性研究以及常规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性研究。要完善公共研究成果共享机制,为籽种企业提供科技支撑。要加大对生物育种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籽种产业竞争力。

  建立多元化高效率的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构建适应自主创新需要的都市农业科研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

  要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制度,扩大科技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为北京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提供保障。

  要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建立以公司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

  要面对来自跨国籽种产业的竞争,积极利用国外籽种产业进行本土化的有利时机,通过科技创新逐步缩小与国外籽种产业的差距。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现代种业人才加大籽种产业基础设施投人,加强育种创新、品种测试和试验、种子检验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商业化育种基地,购置先进的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仓储、运输设备,改善工程化研究、品种试验和应用推广条件。

  加强高等院校农作物籽种产业相关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提升籽种产业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首都高等院校教学资源,加大籽种产业人才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为籽种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通过出国进修学习、国内培养等多种途径培养籽种产业高新技术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加强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籽种产业各个领域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北京的籽种产业人才能够适应籽种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四)发挥企业主导作用,完善种业产业链条企业是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的主体,因此应充分利用企业对新品种需求的内驱力,发挥企业的优势并在科研立项、投资和技术援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努力营造企业办科研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按需组织良种生产、加工,把籽种产业链各环节衔接起来。打破单位、部门、所有制界限,走联合道路。按照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人才、资金重组,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搭建一个籽种产业促进平台,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相互交流提供条件,形成知识链、技术链、产业链的联接,协调产业发展上游、中游和下游比例关系。由科研、生产、经营相互脱节向育、繁、推销一体化转变,最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籽种产业体系。

  (五)提供优惠政策扶持,改善种业产业环境对籽种产业在项目、税收、土地、人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放宽金融信贷支持,减免相关费用,适当放宽绿色通道,优先供应建设用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施籽种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体化”籽种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给予税收优惠。完善种子生产收信苦政策,加强推广和售后服务的力度。推行鼓励籽种企业及研发机构开展开放式技术创新的政策以及种子示范基地建设的政策,吸引企业落户北京的招商引资政策、鼓励跨地区与跨国籽种企业合作,优先支持籽种产业高成长企业发展,设立籽种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政策。

  改善籽种产业环境,尽可能为北京籽种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环境,并提供优质服务。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积极推进构建一批籽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建立起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完整规范的市场新秩序。

  总之,北京应抓住机遇,结合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通过引进优质资源学习国际籽种产业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实施管理思路与政策上的创新,充分发挥北京籽种产业科技与资源优势,开展籽种科技创新,带动北京籽种产业本身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4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4978_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2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