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契合产业转型研究(2)
第二,推广创业培训工作模式。政府部门要大力征集创业好项目,积极举办创业者培训班,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劳动力,给予创业扶持,培养创业带头人,带动更多的转移劳动力实现就业。
第三,建立完善培训基地。各镇、街道要积极创建就业培训(实训)基地和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加强与大型企业集团、行业协会和工业园区的联系,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培训基地,为劳动力培训工作提供服务。
第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通过产业带动、政策引导、市场调节,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转移和稳定转移,并与就业服务、权益维护有机结合,促进农村劳动者平等就业。
第五,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城乡劳动力“定向培训”和“定单式”培训。根据促进产业升级带来的用工需要变化,突出加强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和工种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前瞻性,形成以需定培、以培供需、以培训促就业的良性机制,提升劳动力培训实效。提高转移劳动力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的岗位竞争能力。
(三)加强人才教育对产业升级的长效促进作用第一,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初级实用性院校,拓宽专业口径,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培养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兴起。
第二,调整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在普通教育中广泛开设职业教育课,改变只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技能培养的状况,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大量的掌握技能又有一定理论知识的技能人才;特别是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以产业转移为契机,在农村中学增加与现代农业有关的课程,在城镇中学开设与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相关的课程;设立工业技术学院专门招收技校毕业生,使职业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
(四)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配置的市场机制劳动力市场分割是我国劳动力配置失衡以及利用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建立全省乃至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引导人才合理有序利用。
第一,立足于提高的配置效率,建立规范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劳动就业管理体系,深化改革劳动人事和户籍制度,大力培育多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加强人力资本市场管理,重点发展高技能人力资本市场,促进市场主体到位,笔耕论文新浪博客,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完善政策法规,强化市场监管,创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二,以“广东省劳动力转移目标责任制考核”
为引导,完善各级就业服务体系。加快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科学评估就业效益,考核劳动力转移情况,完善全面和动态的考核指标形成转移合力,以民生为本增加劳动力转移资金投入,完善各级市场信息网络和服务体系,健全农村劳动力数据库和培养培训转移就业动态管理档案,促进人力资本合理流动,带动促进农村地区收入水平提高和区域协凋发展,推动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促进劳动力转移从量变到质变。
第三,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进程,确保劳动力城乡自由流动。试点推进城乡统一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建立全省社会保险服务大平台,发挥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引导好农民工与农村劳动力市场双向信息的互动,扩大与全国各地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用人单位的信息沟通,为企业和农民工进行双向选择提供平台,减少员工招聘和农民工职位搜寻成本,促进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参保融合衔接,实现人口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
(五)建立健全“双转移”过程中劳动力权益保障机制各级在积极推进“双转移” 的同时,要加大维权服务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有效手段,进一步改善劳动力就业环境,维护合法权益。
第一,大力推进农民工人会工作。伴随着产业转移升级,’劳动力也在流动、转移。因此,需要根据劳动力流动性大、职业身份变化快的特点,加大劳动力人会的力度,推动建立跨省联动、输入输出地密切合作的会员会籍动态管理机制,畅通会籍接转渠道,从而做好维权的源头保障。
第二,构建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农民工融人城市社区。充分发挥社区的功能作用,以农民工需求为导向,整合延伸到社区的人口、就业、社保、民政、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法律服务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健全社区农民工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扎实做好农民工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加快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适应和融人。第三,健全劳动力维权渠道。指导、规范转移劳动力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提高转移劳动力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积极发挥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作用,降低转移劳动力维权成本、缩短维权周期,帮助转移劳动力通过法律途径及时解决因裁员、欠薪、断保等引发的劳动关系纠纷。
第四,加快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形成土地级差价格机制,加快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进程,增加农业生产劳动力收入,减少耕地抛荒。健全农村社保制度,弱化土地保障功能,推进社会化养老步伐,解决因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形成的空巢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科学的政策极大提高了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能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适应产业结构优化需要的劳动力,提高了珠三角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广东省要想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保持竞争地位,劳动力转移开发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514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