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关联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基于欧盟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产业关联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基于欧盟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关联度 制造业 服务业 驱动力
【摘要】:产业关联水平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驱动力,因而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的产业关联度逐步受到广泛关注。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欧盟27国累积投入产出表对各产业关联度进行测算,建立产业关联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演化的理论影响模型,进而应用计量经济工具对产业关联度的影响效应及强度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模型动态均衡分析证实了产业关联度的提升对于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水平具有正向效应;第二,高端制造业主要与生产性、分配性服务业关联,中端制造业主要与分配性服务业关联,低端制造业主要与分配性、消费性服务业关联;第三,在不同制造业分类背景下的计量分析显示,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产业关联度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由缓和增长至快速推动、最终进入稳定趋缓状态。结合中国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认为,应在重视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大力推动高端、中端制造业及其对应特征服务业类型的关联度,这将为中国经济实现平稳、持续增长提供更为坚持的保障。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关联度 制造业 服务业 驱动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1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9558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3102016RW008)
【分类号】:F15;F224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内在动因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研究中,产业结构一直被认为能够较好指示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1-2]。钱纳里首次运用这种方法,在跨国家比较实证分析基础上,初步说明经济增长可由产业结构等一系列经济的结构性特征的规律性变迁所表征[3]。这是由于经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明;经济决策必须重视产业关联[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9年06期
2 吕鹰飞;林秀梅;;吉林省金融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王晓琴;;云南省服务业产业关联分析——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衡量[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15期
4 侯玉冉;常少敏;;政府主导对中国各产业关联的影响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年24期
5 罗军;;中国金融保险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6 赵炳新;陈效珍;陈国庆;;产业基础关联树的构建与分析——以山东、江苏两省为例[J];管理评论;2013年02期
7 刘向东;石杰慎;;我国商业的产业关联分析及国际比较[J];中国软科学;2009年04期
8 郭向阳;;广东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实证分析——与浙江的比较[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吴开亚,陈晓剑;基于二元关系的产业关联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3年03期
10 胡华杰;;中国产业关联效果的实证分析与理性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洁;;关于如何发展小城镇问题的几点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2 耿鹏;赵昕东;;基于GVAR模型的产业内生联系与外生冲击分析[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巍后凯;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升级战略[N];河北日报;2009年
2 肖万春;正确处理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N];光明日报;2003年
3 立春 张强 钱玺勇 本报记者 白云峰 刘柏森;抢抓“黄金施工期”产业项目建设正酣[N];黑龙江日报;2013年
4 市委讲师团 刘金祥;以产业创新促进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振兴[N];哈尔滨日报;2006年
5 记者 武平乐 胡越 见习记者 孙自豪;抢抓中原城市群建设重大历史机遇 加快新区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N];洛阳日报;2009年
6 ;攻坚克难 努力推动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新突破[N];平顶山日报;2014年
7 ;关于加强全省重大项目谋划工作的指导意见[N];长白山日报;2008年
8 马士龙 张来成;北京市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解读[N];中国信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颖;我国若干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数量分析[D];东北大学;2007年
2 张云;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许德友;对外贸易与产业地理[D];南京大学;2011年
4 丁永健;基于纵向关联的产业价值创造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石灵云;产业集聚、外部性与劳动生产率[D];复旦大学;2008年
6 洪霞芳;中国兔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韩斌;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的成渝经济区产业关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薛健;复杂网络视角下台海区域间产业及贸易关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9 胡金星;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顾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石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英;基于产业关联的我国快递产业的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韵;我国汽车产业关联特性及带动效应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雪春;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雪;对外开放与产业集聚类型[D];浙江大学;2012年
5 吴清亮;新时期江苏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6 王敏;中美汽车产业集聚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顾燕;产业—就业关联: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对就业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8 曹慧;江苏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集聚问题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年
9 杨慧芳;服务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序列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10 徐高;宿迁市承接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20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520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