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多样化对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产业多样化对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西方政策制定者就"多样化不仅能提高经济稳定性,而且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的目标"达成广泛共识。但产业多样化是否能有效降低失业,经验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中国产业政策多强调专业化及其所带来的集聚效应与规模效应,对产业多样化关注不多。本文采用2004-2011年我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情境下产业多样化对就业增长与就业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产业多样化水平呈降低趋势;产业多样化对区域就业增长有正向影响;多样化对降低就业波动无明显作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关键词】: 产业多样化 产业专业化 就业增长 就业波动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农业产业升级水平测度与区域差异研究”(2662014RW008),项目负责人为胡安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蔬菜产业价值网络组织模式与组织效率研究”(12BJY106),项目负责人为包玉泽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认同视角下新生代村官的职业体面感及其对敬业行为影响研究”(12YJC630168),项目负责人为施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差序氛围、工作价值观对新生代农民工敬业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机理研究”(71303086),项目负责人为施丹
【分类号】:F121.3;F249.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当前中国经济处在结构调整的深化期,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使得就业矛盾更加突出。产业结构的特征一般采用产业多样化与产业专业化这组概念来描述。产业多样化是指地区产业的种类数和各产业在地区中所占比例所反映出来的产业分布的差异性或均衡性;产业专业化是指某一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华;;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专业化与多样化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12年01期
2 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3 韩元军;;就业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张浩然;衣保中;;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效应:来自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5 黄乾;;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多样化与失业[J];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小芳;范新垒;;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路径与效率实证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2 方茂扬;;中国农地产权缺陷与契约化设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3 徐浩;温军;冯涛;;制度环境、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4 郭春丽;曾铮;王蕴;;改革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经验事实和情景预测[J];经济学家;2016年05期
5 胡安荣;杨明媚;;产业多样化对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05期
6 卫平;张玲玉;;不同的技术创新路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6年04期
7 朱长明;;我国农村流通业市场化发展的阶段判定及提升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08期
8 柳江;程锐;;流通产业发展与市场化进程内在依存关系的实证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9 龙怡婷;孙建书;;基于地区差异视角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检验[J];财政科学;2016年04期
10 邓小朱;陈梦成;;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与企业协同度研究[J];科研管理;2016年S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溢出作用——基于公路、水运交通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2期
2 黄虹;姜莹;;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动与失业的实证研究[J];预测;2010年06期
3 杜传忠;韩元军;张孝岩;;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产业升级与就业规模[J];财经科学;2010年08期
4 刘书祥;曾国彪;;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1978—2006[J];经济学家;2010年04期
5 范勇;;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就业——基于协整检验的实证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6 刘瑞明;石磊;;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7 李捷瑜;王美今;;FDI、技术进步与就业:国际经验的启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柯善咨;;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J];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9 黄茂兴;李军军;;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10 王强;;金融危机下的劳动力就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延华;;中国无就业增长的成因和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03期
2 谷彬;;以失业为鉴 考就业增长之难[J];数据;2007年Z1期
3 胡磊;;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的可能性悖论及其解决路径[J];北方经济;2010年03期
4 杨存亮;;金融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关系检验[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12期
5 莫荣;;多重因素对就业增长产生影响[J];职业;2013年10期
6 郭松民;;无就业增长[J];百姓;2006年08期
7 吴海东;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再就业思路──兼论重庆新的就业增长点[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余秋荣;;想方设法造“饭碗”——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增长问题[J];中国就业;2001年03期
9 ;以消费带动就业增长[J];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3年01期
10 刘碧华;;大力培育就业增长点——对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几点思考[J];中国就业;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付宏;;中国的创业活动与就业增长:“难民效应”还是“熊彼特效应”?[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余秋荣;;想方设法造“饭碗”——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增长问题[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3 黄国石;;劳力就业增长的控制模型[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4 张良;张玉韩;;基于就业增长的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初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5 袁文平;刘恒;;中国工业就业增长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6 赵文红;刘丽兰;;大学研发对高新企业创建和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武英;欧盟峰会关注就业增长[N];经济参考报;2013年
2 记者 商意盈;浙江等地现“无就业增长”[N];经济参考报;2013年
3 商意盈;中国东部现无就业增长[N];企业家日报;2013年
4 记者 朱家芬 通讯员 李文华;企业发展拉动就业增长[N];楚雄日报(汉);2013年
5 记者 董克伟;我国面临“无就业增长”挑战[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钱飞鸣;“无就业增长”考验发展智慧[N];深圳商报;2006年
7 耿海军;经济复苏还需警惕“无就业增长”[N];中国商报;2009年
8 记者 孙覆海邋丛民;山东就业增长纳入政府考核体系[N];工人日报;2008年
9 马永堂 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研究员;把推进绿色就业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10 就业促进会;就业增长既要“量”也要“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强;转型期中国就业增长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王旭升;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3 曹建云;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倩;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熊丽娜;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3 王波;重庆市“无就业增长”问题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4 赵艳青;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5 杨明晔;能源禀赋与就业增长[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邱杰;中国就业增长与工资增长的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高玉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就业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王华;安徽省劳动力就业制度约束与就业增长对策[D];安徽大学;2007年
9 何万里;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增长机制和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郝小新;河南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21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521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