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新能源产业技术链知识网络构建及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00:18

  本文关键词:新能源产业技术链知识网络构建及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能源 产业技术链 知识网络 优化 粒子群算法


【摘要】:在对产业技术链及知识网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能源产业技术链进行知识网络研究的必要性;构建了新能源产业技术链的概念模型和知识网络三层框架,并分析了知识网络传递中存在的瓶颈问题;运用仿生学中粒子群算法构建了新能源产业技术链的知识网络优化模型,并对模型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在理论层面延展了产业技术链在特定产业领域的纵深化研究,在实践层面可指导新能源不同组织之间更好地构建知识网络,以实现新能源产业领域的知识创新。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新能源 产业技术链 知识网络 优化 粒子群算法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0YJC6300250) 中国博士后特别基金项目(201003533)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0636) 吉林大学基础科研业务经费项目(450060452014)
【分类号】:F273.1;F426.2
【正文快照】: 1引言新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突破能源瓶颈约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发展,相关部委已推出或计划推出一系列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新能源产业呈现出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远德玉;产业技术界说[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朱方伟;蒋兵;张国梁;;基于产品技术链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追赶研究[J];管理科学;2008年02期

3 王君;管国红;刘玲燕;;基于知识网络系统的企业知识管理过程支持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年01期

4 柯青;;论虚拟企业知识网络的三大研究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8期

5 刘志迎;李慧;;嵌入在产业链中的技术创新机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6 姜照华,隆连堂,张米尔;产业集群条件下知识供应链与知识网络的动力学模型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7期

7 王晰巍;林明兴;刘恋;;低碳经济下产业技术链演进中知识创新螺旋及路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1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纪云涛;基于“三链一力”的产业选择和升级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燕子;;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知识网络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2 徐元浩;;基于本体的综合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3 熊善丽;王昊;;服务企业虚拟经营可行性测评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7期

4 罗朋朝;;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形成的贡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8期

5 罗朋朝;;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0年23期

6 李国策;王晰巍;;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2011年02期

7 丁云龙;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李兆友;;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创新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李兆友;高菲菲;;远德玉技术过程论思想评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卢锡超;陈凡;;知识论视阈下的产业技术[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元浩;;基于知识网络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兆友;;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创新研究[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王京;;过程论视野中的产业技术风险[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李庆刚;;论产业技术与“两型社会”发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丽丽;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技术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耿亚新;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曹卫兵;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评价与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李贞;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蔡仲秋;资源型企业群落脆弱性形成机理及其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吴传荣;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张颖南;军工企业军民一体化的动因及形成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何志勇;外资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作用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蒋兵;装配型企业外部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胡伟强;我国低成本产业集群的知识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芳姝;装备制造企业技术链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全伟;后发企业技术链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胥伟岚;基于知识供应链的图书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平;贵州空管安全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赵志勇;欠发达地区产业技术承接与创新的互动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肖衡;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供应链演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寒冰;基于社会网络的个体层面知识网络构建[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思永;汽车产业技术链中知识权力演化与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国策;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形成与优化的仿生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光伟;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缝隙型企业成长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明华,李国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林莉;竞争优势探寻——价值链分析法的运用[J];商业研究;2004年01期

3 柴丽俊,马广辉;技术创新战略的产业组织学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4年18期

4 刘渝琳;中国加入WTO内生与外生比较产业的选择分析[J];财经科学;2003年03期

5 许长新;产业结构调整定量化初探——关于主导产业的一项定量研究[J];财经研究;1989年07期

6 章鸿;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升级[J];成人高教学刊;2003年06期

7 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以浙江平湖光机电产业为例[J];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8 吕明元;产业选择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脉络:1978-2004[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9 远德玉;产业技术界说[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盖翊中,隋广军;基于契约理论的产业网络形成模型:综合成本的观点[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00~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目标[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4年02期

2 王仁贵;尚前名;曹健;;转战新能源[J];w,

本文编号:560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560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8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