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收敛的门槛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07:45

  本文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收敛的门槛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结构优化 区域经济收敛 经济开放水平 面板门槛模型


【摘要】:以经济开放度作为门槛变量,采用199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收敛之间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省域经济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收敛现象;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收敛之间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经济开放水平的变动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在任意门槛区间下,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经济收敛都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开放水平的提高,其影响程度会稍有下降。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 区域经济收敛 经济开放水平 面板门槛模型
【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604101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3174)
【分类号】:F121.3;F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非常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转型,经济得到长期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增强。然而,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隐藏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正在逐步显露出来,其中,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区域经济差距是其中最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国富;李静;;农业劳动力再配置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马斯科莱尔-拉赞模型的扩展研究和中国经验实证[J];经济经纬;2012年06期

2 张树建;高素英;郑俊丽;张艳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收敛性关系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3 李懿洋;;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企业经济;2011年05期

4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5 汪浩;沈文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0年24期

6 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7 宋学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收敛性[J];经济研究;1996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翔;邓峰;;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7年02期

2 董黎晖;杨平宇;黄熙熙;;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3 周腰华;王振华;张广胜;;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4 何春;;东北经济失速的政策性因素——基于“东北振兴”政策效果的再考察[J];经济体制改革;2017年01期

5 汪霞;黄小艳;;财政分权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及效率损失的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7年02期

6 左学金;;我国产业政策的争论与长期经济增长[J];新金融;2017年01期

7 戴了;;国际金融中心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基于对香港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01期

8 杨玲;;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J];经济师;2017年01期

9 汪浩;;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的新思路——评《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口就业关系的互动分析》[J];知识经济;2017年02期

10 王定祥;李伶俐;吴代红;;金融资本深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启平;;大农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李青;;四川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黄建军;;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实证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4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2期

5 高素英;赵曙明;王雅洁;;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相关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6 袁江;张成思;;强制性技术变迁、不平衡增长与中国经济周期模型[J];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7 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8 张军;陈诗一;Gary H.Jefferson;;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J];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9 王红涛;;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J];经济论坛;2009年12期

10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巍;李菁;王鹏;;我国省际产业集聚与经济收敛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经验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8年05期

2 杨俊;;我国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收敛性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8期

3 阮晓波;周晓津;;劳动力跨省流动与中国省区经济收敛性研究:1986—2010年[J];学术研究;2012年08期

4 张保胜;;技术距离、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收敛:一个分析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20期

5 杨帆;滕建州;;亚洲经济体经济收敛特征研究——异质性内生结构变化和关联性经济周期下的检验[J];经济经纬;2014年03期

6 李志宏;经济收敛学说:理论、现实与启示[J];学海;2005年04期

7 张晨峰;;我国区域经济收敛性研究[J];经济纵横;2011年12期

8 董亚娟;;教育和健康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年03期

9 张崇辉;汪劲松;;环境污染与经济收敛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2年11期

10 夏万军;;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清春;王铮;;空间相互作用下的中国经济收敛性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A];经济学(季刊)第4卷增刊(总第18期)[C];2005年

3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郑斌;;基于面板数据的经济收敛性分析[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威;东亚经济收敛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弘涛;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

2 马艳敏;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王鹏;“一带一路”沿线20国经济增长收敛性效应实证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4 张文举;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收敛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5 夏可为;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D];湖南大学;2015年

6 吴淑萍;中国省域间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李璐;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收敛[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洁;我国省际金融发展对经济收敛性影响的经验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9 胡珊;转移支付对我国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10 李晶;黄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64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764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7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