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08:18

  本文关键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创新生态系统 新能源汽车 发展模式 发展机制 生态位


【摘要】:伴随经济全球化,传统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同时导致了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能源节约与环境治理关键,更成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聚焦点。复杂激烈的技术创新环境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压力巨大。作为国内民族自主品牌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面更是先驱,较强的技术创新实力使其于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国内之最。然而比亚迪要想巩固其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需根据自身发展规律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战略发展模式与机制。随着2014年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各项政策大量出台,比亚迪应抓住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同时通过创新生态系统构筑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近些年国内外学者有关新能源汽车创新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等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述基础上,提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特点,总结分析比亚迪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历程与现状,研究比亚迪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基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原有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总结出小生境、平台的发展过渡模式,设计并提出了全面拓展模式,对其未来发展模式进行了科学构建;与全面拓展模式相对应的发展机制主要从合作伙伴动态选择、协同创新、利益协调、风险识别与控制四个维度进行了构建;基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结合生态位相关理论,从创新资本因子、创新能量因子两个因子投入以及创新市场因子产出对系统高效发展构建评价模型,通过对评价结果使用限制因子模型进行处理。本文通过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进行实证研究,结合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与理论支持。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 新能源汽车 发展模式 发展机制 生态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47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目的12
  • 1.1.3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8
  • 1.2.1 新能源汽车创新管理13-15
  • 1.2.2 创新生态系统15-17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7-18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8-21
  • 1.3.1 研究内容18-19
  • 1.3.2 研究方法19
  • 1.3.3 技术路线19-21
  • 第2章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概述21-34
  • 2.1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21-25
  • 2.1.1 比亚迪企业概况21-22
  • 2.1.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历程22-25
  • 2.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25-27
  • 2.2.1 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构成及特点25-26
  • 2.2.2 小生境系统26-27
  • 2.2.3 基于核心技术产品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27
  • 2.3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必要性分析27-32
  • 2.3.1 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环境必要性28-30
  • 2.3.2 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战略必要性30-32
  • 2.4 本章小结32-34
  • 第3章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模式研究34-50
  • 3.1 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模式阶段性演进过程及趋势34-37
  • 3.1.1 渐进性小生境转合嫁接模式34-35
  • 3.1.2 基于核心技术产品的开放式平台发展模式35-36
  • 3.1.3 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未来发展趋势分析36-37
  • 3.2 创新生态系统全面拓展模式构建37-47
  • 3.2.1 创新生态系统未来发展模式构建分析37-42
  • 3.2.2 创新生态系统全面拓展模式设计42-47
  • 3.3 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模式转化47-49
  • 3.3.1 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模式转化路径47-48
  • 3.3.2 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模式转化策略48-49
  • 3.4 本章小结49-50
  • 第4章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机制设计50-73
  • 4.1 创新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动态选择机制50-56
  • 4.1.1 合作伙伴动态选择流程设计50-51
  • 4.1.2 合作伙伴动态选择影响因素51-53
  • 4.1.3 合作伙伴选择评估模型53-55
  • 4.1.4 合作伙伴选择动态更新机制55-56
  • 4.2 创新生态系统战略任务协调机制56-60
  • 4.2.1 创新战略任务分配机制57-59
  • 4.2.2 系统战略任务进度控制机制59-60
  • 4.3 创新生态系统利益协调机制60-65
  • 4.3.1 主体利益分析61-62
  • 4.3.2 利益动态协调分配过程62-65
  • 4.4 创新生态系统演进风险识别与控制机制65-72
  • 4.4.1 创新生态系统演进风险识别65-68
  • 4.4.2 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控制68-72
  • 4.5 本章小结72-73
  • 第5章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效果评价73-88
  • 5.1 创新生态系统效率关键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设计73-77
  • 5.1.1 创新资本因子投入指标73-74
  • 5.1.2 创新能量因子投入指标74-75
  • 5.1.3 创新市场因子产出指标75
  • 5.1.4 创新生态系统效率评价指标体系75-77
  • 5.2 创新生态系统效率评价模型77-84
  • 5.2.1 创新生态系统效率评价模型构建77-80
  • 5.2.2 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因子数据选取80-81
  • 5.2.3 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因子数据81
  • 5.2.4 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和限制因子模型81-84
  • 5.3 创新生态系统效率水平评价结果分析84-85
  • 5.4 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85-87
  • 5.4.1 持续转变发展模式85
  • 5.4.2 动态优化发展机制85-86
  • 5.4.3 不断突破发展困境86-87
  • 5.5 本章小结87-88
  • 结论88-89
  • 参考文献89-9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4-95
  • 致谢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国急需打造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J];硅谷;2012年21期

2 余建清;吕拉昌;;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比较研究——以广州和深圳为例[J];规划师;2011年03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学彦;吴颖颖;;创新生态系统:动因、内涵与演化机制[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4:创新与创业(Ⅰ)[C];2014年

2 顾骅珊;;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洪久;胡彦蓉;马卫民;;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4 单蒙蒙;邵鲁宁;尤建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路径与优化模式:基于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案例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3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创新[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杜德斌;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决定创新生态系统[N];科技日报;2012年

2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综合发展研究所所长 孙福全;创造有生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N];经济日报;2012年

3 柯文;打造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N];上海科技报;2012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王钦;企业走进“创新生态系统”时代[N];中国企业报;2013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王钦 赵剑波;步入“创新生态系统”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龙海波;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N];经济日报;2014年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龙海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修霄云;政府 细化扶持政策 建立产业创新生态系统[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4年

9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王缉慈;创新生态系统关键是要推动行为主体合作[N];科技日报;2012年

10 清华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办公室 王涛;从三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N];科技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丹;中国民营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成熟度评价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王仁文;基于绿色经济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苌千里;河南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孙洪昌;开发区创新生态系统建构、评价与二次创业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颜永才;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治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航;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邹思明;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王立娜;社区O2O电商企业重构创新生态系统的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4 潘岳;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阙莎;社会组织在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促进作用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6 刘家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7 李小群;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许欧阳;新疆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优化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4年

9 彭莹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技术创新耦合度评价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吕晓思;创新生态系统技术依存结构对企业集成创新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64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764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2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