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动态与集聚经济——一个基于前沿文献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产业动态与集聚经济——一个基于前沿文献的研究
【摘要】:产业动态与集聚经济有着共同的微观基础——企业,许多研究探究了产业动态(或者说企业的进入、成长和退出)与集聚经济之间的关系,部分侧重于产业动态对形成集聚经济的作用,部分则关注集聚经济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发现集聚经济对微观企业不同生命阶段的影响有着差异化的表现:首先,集聚经济仅对企业进入具有很强的影响,但对企业绩效(包括成长和生存)的影响是较弱的或者说是多样的;其次,这种多样化的表现主要是由于集聚经济的内在机制差异和企业的异质性,因此在未来的实证研究中,需要细分这两种因素的影响。此外,指标选择、行业范围以及地理边界界定也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美国内华达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地方化 企业进入 成长和退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J201118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3G030042)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立项重点课题(A12YJ01)
【分类号】:F062.9;F270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集聚经济的实证研究中最早的讨论就是关于产业维度1的,即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相对重要性。这些研究大多在证明“是否是来自于企业间协同定位的外部性引起了集聚经济,进而又引起了地方经济增长”,因此大部分的研究都更偏向于地方化经济的存在,而不是城市化经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策群;赵兆;;集聚经济及其在民营企业中的运用[J];甘肃农业;2006年01期
2 刘长全;;中国制造业集聚经济特征与最优集聚问题——对112个三位数产业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3 袁建文;;城市规模与集聚经济的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08期
4 胡晨光;程惠芳;俞斌;;“有为政府”与集聚经济圈的演进——一个基于长三角集聚经济圈的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11年02期
5 张雁,王磊;集聚经济学理论及文献的简要回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5期
6 王二红;论集聚经济规律对我国城乡互动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年04期
7 陈溪;;集聚经济的逆向选择[J];经营与管理;2008年12期
8 简建辉;;基于集聚经济的我国区域战略性产业布局的现状与政策建议[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03期
9 赵惜红;;集聚经济的动力源及其科学发展[J];学术交流;2008年07期
10 胡晨光;程惠芳;;要素优势与集聚经济圈的产业集聚——一个双重分工的分析框架[J];学术月刊;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解春苓;;河北省金融结构与产业集聚经济发展水平分析[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2 刘作丽;;集聚经济、制度约束与在华汽车产业跨国公司生产片段化[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成;总部经济与集聚经济[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韩庆权;集聚经济发展新优势出“五招”[N];双鸭山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韩庆权;集聚经济发展新优势出“五招”[N];双鸭山日报;2013年
4 记者 路遥 通讯员 赵辉;优质项目集聚经济发展新能量[N];邢台日报;2014年
5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 周建高;我国城市人口过密很不经济[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6 记者 侯爱敏;文明建设集聚经济发展新动力[N];郑州日报;2008年
7 刘清东;奈曼旗集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后劲[N];通辽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杨川梅;中国拉动内需帮了东亚复苏[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李成勋;找寻城市化的动力之源[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记者 秦丽娜;提升开放度和外贸依存度 集聚经济发展不竭动力[N];盘锦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溪;集聚经济形成的内部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徐玲;集聚经济机制、外部性与FDI在中国的产业区位选择[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相洁;异质性企业与城市集聚经济[D];复旦大学;2014年
2 高翔;集聚经济与地区收入差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小静;市场潜力、集聚经济与服务业发展[D];南京大学;2013年
4 胡顺香;我国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集聚经济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张志强;集聚经济与集聚成本:中国城市的工资与通勤时间[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陈丽琼;基于专业化与多样化视角的城市集聚经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刘豪;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集聚经济的作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8 朱琳;基于面板数据对城市集聚经济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9 周亮;城市集聚经济与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徐肖和;多样化、专业化与长三角都市集聚经济[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70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770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