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设施蔬菜生产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武汉市设施蔬菜生产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设施蔬菜 生产效益 影响因素 投入-产出 武汉市
【摘要】:伴随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快速发展、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武汉地处“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国家地理中心,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龙头,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不断加速,城市人口占比重越来越大,增加了蔬菜的需求量;另外,城市面积的扩大压缩了城郊土地,致使土地价值快速上升,既缩减了近郊的蔬菜生产面积,又增加了蔬菜的种植成本。因此,对武汉市设施蔬菜的现状以及菜农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武汉市设施蔬菜的布局结构、产业特征与成本效益,对样本菜农经营行为进行探讨的同时,试图了解设施蔬菜发展的市场条件和政策环境,找到武汉市设施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从而有效地指导农户降低生产投入以及提高产出效益。一方面,为城市发展提供“菜篮子”保障;另一方面,为郊区农民增收以及乡村经济发展拓展出路。文章以产业经济理论、农户经济行为理论以及成本收益理论等为理论指导,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及因素分析法。之后,对武汉设施蔬菜产业的特征、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以此为基础,通过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来研究菜农的个体特征,并分析蔬菜的生产成本与收益状况,探讨武汉市设施蔬菜的经济效益问题。接着,构建生产效益函数模型,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各影响因子对样本菜农收益的作用方向和程度。最后,基于设施蔬菜生产的农户行为、市场环境以及政府政策的计量分析结论,判断各因子对收益的影响程度,以期探索如何提高武汉市设施蔬菜的投入产出比,并提几点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表明:武汉市设施蔬菜的生产效益受农户自身行为、直接性投入、外部市场以及政策环境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劳动力投入、物质资本投入、户主种植技术、设施蔬菜经营面积、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交通便利程度、蔬菜价格波动幅度等7个因素对设施蔬菜生产效益具有显著影响,且作用方向为正;而土地投入、户主年龄、户主身份与受教育水平、是否加入合作组织以及种苗质量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相对而言,政策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明显偏低,这是由于样本农户对政策服务的主观感受造成的,其中“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与“政策性保险的重要程度”因素分别通过了10%和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都对生产效益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提高武汉市设施蔬菜生产效益必须从多主体出发,多视角综合考虑菜农自身素质、要素投入、市场环境及政策引导等的影响。
【关键词】:设施蔬菜 生产效益 影响因素 投入-产出 武汉市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13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1 导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11-16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1-12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2-16
- 1.3.3 文献评述16
- 1.4 研究内容16-17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7-18
- 1.5.1 研究方法17-18
- 1.5.2 技术路线18
- 1.6 可能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8-20
- 1.6.1 可能的创新之处18-19
- 1.6.2 不足之处19-20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0-26
- 2.1 概念界定20-22
- 2.1.1 设施农业20
- 2.1.2 设施蔬菜20-22
- 2.2 相关理论基础22-26
- 2.2.1 生产者行为理论22-23
- 2.2.2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23
- 2.2.3 成本—收益理论23-26
- 3 武汉市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26-33
- 3.1 武汉市设施蔬菜产业的必要性及其发展特征26-30
- 3.1.1 武汉市发展设施蔬菜的必要性26-28
- 3.1.2 设施蔬菜生产呈规模化、区域化、特色化特征28-30
- 3.2 武汉市设施蔬菜的成本效益分析30-33
- 3.2.1 设施蔬菜与露地蔬菜的比较30
- 3.2.2 武汉设施蔬菜主要种植区的成本结构比较30-31
- 3.2.3 武汉市与周边地区设施蔬菜的比较31-33
- 4 武汉市设施蔬菜样本农户的描述性分析33-41
-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数据选择33-34
- 4.1.1 问卷设计33
- 4.1.2 调研说明与数据收集33-34
- 4.2 样本设施蔬菜农户的情况分析34-39
- 4.2.1 农户基本特征分析34-35
- 4.2.2 设施蔬菜经营的市场环境特征分析35-36
- 4.2.3 设施蔬菜经营的政策环境特征分析36-37
- 4.2.4 样本农户设施蔬菜的投入-产出分析37-39
- 4.3 本章小结39-41
- 5 农户设施蔬菜生产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41-47
- 5.1 农户设施蔬菜生产效益的模型构建41-42
- 5.2 生产效益影响因素模型的变量选取及定义42-43
- 5.3 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43-46
- 5.3.1 模型回归结果43-44
- 5.3.2 回归结果分析44-46
- 5.4 本章小结46-47
- 6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47-50
- 6.1 研究结论47
- 6.2 对策建议47-50
- 6.2.1 农户角度48
- 6.2.2 政府政策与市场建设角度48-50
- 参考文献50-54
- 附录54-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于举办“2000年全国设施蔬菜生产和科技园建设培训研讨班”的通知[J];中国蔬菜;2000年05期
2 王学江;设施蔬菜生产是青海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2年04期
3 张海新;及华;;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4 ;各地大力推进设施蔬菜生产发展投入逾80亿[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年02期
5 肖长惜;袁尚勇;;湖北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J];长江蔬菜;2009年15期
6 何启伟;王秀峰;焦自高;周绪元;刘世琦;;2009~2010年度山东省设施蔬菜生产概况及发展建议[J];中国蔬菜;2010年15期
7 ;安徽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J];长江蔬菜;1997年05期
8 蒋启东;王群;金嘉丰;荣传盛;王冬;;阜新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14年04期
9 韩旭;全国设施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J];园艺学报;2000年03期
10 王学江;设施蔬菜生产是青海高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J];中国果菜;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志斌;;我国设施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虞云龙;;设施蔬菜生产农药使用若干问题[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章铁军;高洪波;;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春秀;刘明池;;北京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及高效生产模式[A];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与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贺超兴;贺忠群;张志斌;王怀松;;丛枝菌根真菌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志;我省设施蔬菜生产可保节日供应[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2 记者 赵红梅;各地加强设施蔬菜生产确保节日供应[N];河北日报;2008年
3 记者 张桂英;我省设施蔬菜生产大热[N];黑龙江日报;2011年
4 张桂英;黑龙江:大力扶持设施蔬菜生产[N];农民日报;2011年
5 记者 冯永乐;灵台加速推进设施蔬菜生产[N];甘肃经济日报;2014年
6 通讯员 万紫锦;承德市设施蔬菜生产连出“四张牌”[N];河北经济日报;2014年
7 高庆国 朱伟;林甸全力发展设施蔬菜生产[N];黑龙江日报;2011年
8 张海霞;设施蔬菜鼓起襄垣农民钱袋子[N];山西日报;2011年
9 特约记者 高庆国 记者 王治军;林甸冲刺设施蔬菜生产大县[N];大庆日报;2011年
10 刘海滨、苏飞、檀咏;乐亭成为全省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县[N];唐山劳动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沈学斌;武汉市设施蔬菜生产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2 陈萍;三原县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陈立新;黑龙江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813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81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