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支付的使用影响因素和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上支付的使用影响因素和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支付 第三方支付 技术接受模型 创新扩散理论 使用意愿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迅速推广,网络支付,尤其是第三方支付也得到大力发展。2010年至今,已有101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人行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行业发展逐步规范,社会对支付企业信心大增。第三方支付也在逐步进行业务创新,行业应用也从较成熟的网络零售市场向生活服务、教育培训、投资理财等领域拓展。对于个人用户来说,第三方支付方便快捷且免费,但是在网络零售和新兴业务领域,很多人对第三方支付还持观望态度。 在解释和预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应用方面,学者普遍采用“信念-态度-意向”模式探究哪些因素会对创新的扩散和用户的采用行为产生影响。而技术接受模型(TAM)和创新扩散理论(IDT)是两种广为应用的理论模型,本文基于此构建整合模型探究哪些因素对于用户采用第三方支付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提出相应的营销建议。 首先,通过文献阅读和梳理,构建结构模型和研究假设,依据前述学者开发的经典量表,设计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以网络购物,网络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的用户或者潜在用户为调研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172份;对用户使用网络支付的经验作了统计分析,得出一些初步的分析结果;用因子分析法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偏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对模型的解释力度和路径进行估计,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整合模型对于用户使用意愿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度,自我效能和用户的使用态度对用户使用意愿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作用,其中用户的态度作用最大; (2)用户的使用态度受到感知有用性、相容性和自我效能的直接正向作用,其中感知有用性对于用户态度的影响最大; (3)相容性和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4)相容性对感知易用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5)与前述的研究相反,感知风险对感知有用性、用户使用态度或者使用意愿均不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本文给出可能的解释。 本研究建立并实证了第三方支付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整合了TAM和IDT理论,并引入其他行为理论中变量,研究路线具有创新意义。揭示了第三方支付用户采纳行为的特殊性,感知风险被以往研究证明是显著影响用户采纳行为的因素,并没有显示出对第三方支付使用的显著作用。实证的结果,本研究都给出了良好解释,并反映在具体的实务建议上,同时给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网络支付 第三方支付 技术接受模型 创新扩散理论 使用意愿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24;F724.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表目录8-9
- 图目录9-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的意义11-14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14-16
- 1.3.1 研究方法14
- 1.3.2 研究思路14-16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6-28
- 2.1 综述的思路与框架16
- 2.2 第三方支付相关概念16-17
- 2.3 技术接受模型的相关研究17-20
- 2.4 创新扩散理论的相关研究20-24
- 2.4.1 创新的五项特征及相应的应用研究20-22
- 2.4.2 感知风险的相关研究22-24
- 2.5 网络支付的相关研究24-26
- 2.6 文献述评26-28
-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28-36
- 3.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28-30
- 3.2 研究内容和研究假设30-34
- 3.2.1 TAM模型相关变量30-31
- 3.2.2 创新扩散理论的相容性特征31-32
- 3.2.3 感知风险32
- 3.2.4 自我效能32-33
- 3.2.5 使用第三方支付的态度33-34
- 3.2.6 使用第三方支付的意愿34
- 3.3 研究量表的总结34-36
- 第四章 问卷调查和卖证分析36-58
- 4.1 问卷的结构和发放36-37
- 4.1.1 问卷的结构36
- 4.1.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36-37
- 4.2 问卷的统计与分析37-58
- 4.2.1 描述性的统计分析37-38
- 4.2.2 对于用户使用经验统计分析38-45
- 4.2.3 用户使用第三方支付的影响因素分析45-54
- 4.2.4 实证结论与讨论54-58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58-62
- 5.1 主要研究结论58-59
- 5.2 管理建议59-61
- 5.3 未来研究方向61-62
- 参考文献62-67
- 附录67-71
- 致谢7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红;陈艳艳;陈靖;;PLS路径模型在顾客满意度相关性中的应用——基于中国零售企业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林楚填;;网络支付主流模式及安全技术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0期
3 魏曼曼;;第三方电子支付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15期
4 陈升,李传昭,张旭梅,李书华;中小企业IT应用及其绩效的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5 沈利军;徐伟;;支付宝虚拟账户支付的法律分析及规制[J];金融与经济;2009年06期
6 张翼;但斌;李伟;张旭梅;;消费者使用电子支付平台显著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1期
7 张金泽;;论我国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风险[J];科技信息;2009年30期
8 孙卫;;第三方支付的影响因素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32期
9 李育林;;第三方支付作用机理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04期
10 林丹;张睦晗;;简析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和运营模式的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冰;移动商务消费者采纳的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晶;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盈利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桂媚君;个人网上银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郝冉;PLS路径建模在2007北京市诚信调查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4 童卓超;C2C第三方支付企业与银行的合作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28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102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