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持续采纳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0:18

  本文关键词: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持续采纳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小企业 BtoB电子商务 持续采纳 影响因素


【摘要】:2012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8.1万亿,其中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比约为53.3%。电子商务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之一,因此关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的研究也逐步成为备受青睐的课题和前沿。自Davis(1985)提出针对个人层面的信息技术接受模型(TAM)以来,国内外学者在个人层面信息技术接受研究领域内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已形成主流范式。关于企业层面信息技术采纳的相关研究就略显单薄,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TOE(技术——组织——环境)逻辑框架,再结合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等而展开的。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及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聚焦于中小企业持续采纳电子商务影响因素这一课题上来。学者们一致认为虽然首次采纳对于电子商务的扩散非常关键,但是电子商务的持续使用将决定其能否长期延续并取得最终成功。BtoB电子商务是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最主要模式之一,因此研究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持续采纳的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为探明中小持续采纳BtoB电子商务的决策影响因素,本研究对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论文共分七个章节,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讲述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价值、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点等。第二章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主要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通过文献梳理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把握未来研究趋势和发现现有研究不足。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理论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开展的理论依据和基础。第三章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过程与影响因素,这是整个论文的理论核心。本章从中小企业的本质特征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小企业在管理和决策等方面的特征,提出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业务发展阶段模型、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影响因素模型和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持续采纳概念模型。第四章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采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主要从实证角度分析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采纳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影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7个因素,具体是:专业知识、企业资源、风险倾向、感知易用性、感知相对优势、感知竞争压力和国家政策支持。这些因素的提取为本研究的后续模型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五章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持续采纳影响因素模型与验证,,结合第三章构建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模型及业务发展模型,从决策主体、决策客体和决策情境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持续采纳影响因素模型,提出了15个假设,并根据结构方程(SEM)的相关理论对模型的建构信度及效度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SPSS软件对模型的拟合度进行了分析,所有假设均获得检验通过,同时模型拟合度也尚佳。通过分析得出感知相对优势是影响中小企业持续采纳BtoB电子商务的最主要因素。第六章根据第五章的数据分析结果,从决策主体、决策客体及决策情境三个维度分析了造成中小企业未持续采纳BtoB电子商务的原因,并且从这三个维度提出促进中小企业持续采纳BtoB电子商务的相应策略。第七章结论列出了本研究结论、研究局限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本研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中小企业的管理和决策特点,综合个人层面和企业层面信息技术接受理论,对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持续采纳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可能创新之处包括(1)为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研究领域提供了新视角。(2)提出了企业层面的“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持续采纳影响因素模型”。(3)丰富和发展了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持续采纳研究领域的理论,本研究提出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影响因素模型”、“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业务发展阶段模型”和“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持续采纳概念模型”等。(4)通过大量文献收集、归纳和总结,结合实际调研和案例跟踪系统摸清楚了我国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持续采纳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和假设的准确性,并且计算出了各相关路径系数,有针对性分析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 BtoB电子商务 持续采纳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724.6;F276.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绪论13-32
  • 1.1 研究背景13-19
  • 1.1.1 我国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13-14
  • 1.1.2 我国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14-19
  • 1.1.3 我国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19
  • 1.2 研究对象界定19-23
  • 1.2.1 中小企业19-21
  • 1.2.2 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21-23
  • 1.2.3 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持续采纳23
  • 1.3 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23-26
  • 1.3.1 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3-24
  • 1.3.2 研究的理论价值24-25
  • 1.3.3 研究的实践价值25-26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26-29
  • 1.4.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6-29
  • 1.4.2 研究方法29
  • 1.5 研究的创新点29-32
  • 1.5.1 本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29-30
  • 1.5.2 研究可能创新之处30-32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32-63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32-41
  • 2.1.1 国内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研究综述32-36
  • 2.1.2 国外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研究综述36-40
  • 2.1.3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持续采纳研究综述40-41
  • 2.2 相关理论基础41-63
  • 2.2.1 个人层面信息技术接受理论41-51
  • 2.2.2 个人技术接受层面主流模型及其对比51-56
  • 2.2.3 企业层面技术采纳行为理论56-58
  • 2.2.4 关于 TOE 模型的实证研究58-63
  • 第3章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过程与影响因素63-94
  • 3.1 中小企业决策模式63-67
  • 3.1.1 中小企业的本质特征63-65
  • 3.1.2 中小企业决策模式65-67
  • 3.2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过程与发展阶段67-87
  • 3.2.1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过程67-69
  • 3.2.2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业务发展阶段模型69-76
  • 3.2.3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案例分析76-87
  • 3.3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影响因素分析87-92
  • 3.3.1 内部控制因素和组织情境因素88-91
  • 3.3.2 外部因素和外部控制因素91-92
  • 3.3.3 技术因素分析92
  • 3.4 持续采纳 BtoB 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的意义分析92-94
  • 第4章 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持续采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94-109
  • 4.1 调研设计94-97
  • 4.1.1 问卷设计94-95
  • 4.1.2 数据收集95-96
  • 4.1.3 问卷其他情况处理96-97
  • 4.2 调研样本分析97-105
  • 4.2.1 企业自然情况分析97-99
  • 4.2.2 样本企业 BtoB 电子商务应用分析99-105
  • 4.3 基于 SPSS 软件的调研结果分析105-109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105-106
  • 4.3.2 因子分析106-109
  • 第5章 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持续采纳影响因素模型与验证109-140
  • 5.1 模型构建基础109-112
  • 5.2 模型构成因素与假设112-121
  • 5.2.1 决策主体因素113-117
  • 5.2.2 决策客体因素117-118
  • 5.2.3 决策情境因素118-121
  • 5.3 模型的结构方程模式分析121-132
  • 5.3.1 结构方程模型描述121-123
  • 5.3.2 模型信度分析123-126
  • 5.3.3 模型拟合度指标分析126-132
  • 5.4 结果与讨论132-140
  • 5.4.1 BtoB 电子商务持续采纳模型假设检验结果132-136
  • 5.4.2 路径系数分析136-140
  • 第6章 促进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持续采纳的对策分析140-148
  • 6.1 中小企业未持续采纳 BtoB 电子商务的原因分析140-144
  • 6.1.1 决策主体原因分析140-142
  • 6.1.2 决策客体原因分析142-143
  • 6.1.3 决策情境因素分析143-144
  • 6.2 相应对策分析144-148
  • 6.2.1 宏观层面策略144-145
  • 6.2.2 技术层面策略145-146
  • 6.2.3 企业层面策略146-148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148-151
  • 7.1 研究结论148-149
  • 7.2 研究局限和展望149-151
  • 7.2.1 研究局限149
  • 7.2.2 今后研究方向149-151
  • 附录:调研问卷151-156
  • 参考文献156-170
  • 致谢170-17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171-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梅;;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存在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2 杨丽娜;颜志军;;信息技术采纳视角下的网络学习行为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4期

3 辛蔚峰;刘强;;迅速采纳与缓慢应用——教育系统中信息技术“吸收裂痕”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4 刘鲁川;孙凯;;移动出版服务受众采纳的行为模式——基于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年06期

5 史烽;潘延杰;;TAM在B2C电子商务采纳意向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24期

6 冯缨;梁洪;;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实施绩效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9期

7 李文;刘咏梅;;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8年12期

8 潘延杰;史烽;;基于网络外部性的B2C电子商务采纳意向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例[J];江苏商论;2009年11期

9 王勇;;信息家电的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13期

10 金昱成;钟永沣;关婉湫;陈本涛;;服务中小企业信息技术采纳推荐系统的研究[J];中国市场;2009年3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代宏坤;信息技术采纳时间的决策模型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李怡文;组织在采纳信息技术前后的行为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蔡斌;基本B2B与深度B2B电子商务采纳意图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刁塑;新兴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关注与采纳行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48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1048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0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