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电子商务中非可信主体间的交易撮合

发布时间:2017-10-17 13:10

  本文关键词:电子商务中非可信主体间的交易撮合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商务 撮合交易 非可信主体


【摘要】:Internet普及了电子商务。传统的企业间电子商务/企业与消费者间电子商务/消费者间电子商务/消费者与企业间电子商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团购/团买、正向拍卖/反向拍卖业逐步成为电子商务中的热点问题。但是,如何协调多个出卖方和/或多个买入方,撮合多对多的交易,并在互不信任的条件下完成交易,则是新型网上电子商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农副产品的电子商务为例。现行的交易渠道存在大量的交易环节。过多的交易环节产生了大量无效的成本。一方面,消费者不得不以非常高的价格获取农副产品,饱受物价飞涨的压力;另一方面,生产者并未从价格上涨中获得应有的收益回报,不利于维护生产积极性。2010年的大蒜、绿豆、生姜乃至蔬菜的涨价现象,就是目前流通环节问题的表现。 选题拟以农村个体商户和小型农业合作社为出卖方,农村或城市的普通家庭为买受方,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建立起新型电子商务撮合平台。通过出卖方和买受方在平台上的直接交易,尽可能地减少中间交易环节。效果上,既降低了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又能将价格提高产生的利润最大限度地反馈给第一生产者,保护生产者的利益。 本文除了对撮合平台进行整体架构和设计,也会对系统的撮合交易流程和非可信主体的信用机制进行设计,实现整个撮合平台有效的整合,为农业电子商务机制在农村有更好的实现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 撮合交易 非可信主体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P393.0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第一章 绪论6-13
  • 1.1 研究背景6-8
  • 1.1.1 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撮合发展水平6-7
  • 1.1.2 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撮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7-8
  • 1.2 撮合交易研究现状8-11
  • 1.2.1 国内研究现状8-9
  • 1.2.2 国外研究现状9-11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11-12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12-13
  • 第二章 电子商务非可信主体交易撮合的概念和理论13-24
  • 2.1 撮合交易和非可信主体13-18
  • 2.1.1 撮合交易的概念13
  • 2.1.2 撮合交易的基本原理13-14
  • 2.1.3 撮合交易的基本特点14-15
  • 2.1.4 典型的撮合交易模型15-17
  • 2.1.5 撮合交易系统的结构17
  • 2.1.6 非可信主体17-18
  • 2.2 电子商务的相关模式18-20
  • 2.3 CFCA金融认证20
  • 2.4 保证金制度的相关概念20-21
  • 2.5 诺兰模型21-23
  • 2.5.1 诺兰模型概念21-22
  • 2.5.2 诺兰模型六阶段22-23
  • 2.6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非可信主体间撮合交易的案例24-29
  • 3.1 非可信主体间撮合交易案例24-28
  • 3.1.1 成功的撮合交易网站-阿里巴巴24-25
  • 3.1.2 京东商城25
  • 3.1.3 全国棉花电子交易撮合市场25-26
  • 3.1.4 上海证券交易所26-28
  • 3.2 本章小结28-29
  • 第四章 电子商务非可信主体撮合交易的设计与实现29-43
  • 4.1 系统需求分析29
  • 4.2 非可信主体间撮合交易设计29-35
  • 4.2.1 撮合交易系统结构设计简述29-31
  • 4.2.2 撮合交易区域结点分布31-33
  • 4.2.3 撮合区域结点内部层次结构设计33-35
  • 4.3 撮合交易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35-37
  • 4.3.1 撮合交易的主要功能模块35
  • 4.3.2 主要功能模块描述35-37
  • 4.4 非可信主体间撮合交易的实现37-41
  • 4.4.1 撮合机制的实现37-38
  • 4.4.2 非可信主体撮合交易流程38-41
  • 4.5 非可信主体间诚信机制的建设41-43
  • 4.5.1 信任评估指标41-42
  • 4.5.2 非可信主体信任度模型的建立42-43
  • 第五章 案例应用及总结与展望43-49
  • 5.1 案例应用43-47
  • 5.2 总结47
  • 5.3 展望与不足47-49
  • 参考文献49-50
  • 致谢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班小佼;江文;史航;;基于博弈论的电子商务信用机制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4期

2 夏清,孙正运;考虑交易成本的区域市场撮合交易模型[J];电网技术;2005年17期

3 唐亮贵,李双庆,程代杰;基于多主体的撮合交易模型及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23期

4 王卓滂,徐汀荣;电子商务系统的一种自动撮合算法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2005年08期

5 刘胜全,张明学,刘艳,石宏颖;电子商务中撮合交易系统的研究及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年09期

6 郑亚琴;郑文生;;美英农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及共性特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2期

7 陈生萍;;国外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年09期

8 苏海燕;;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办法[J];中国棉麻流通经济;2003年06期

9 金英泽;;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年03期

10 关海玲;陈建成;钱一武;;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交易模式及发展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晟;统一市场下撮合交易系统优化研究与性能模拟[D];新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49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1049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b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