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法律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4 06:37

  本文关键词: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法律规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银行电子商务 信息披露 现状 问题 法律制度完善


【摘要】:自1999年9月招商银行率先在全国启动网上银行业务以来,以网上银行业务为典型代表的银行电子商务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截止2009年底个人网银用户人数已占到全国城镇人口的20.9%,且未来年份持续增长的趋势明显。银行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普及,给银行带来巨大市场和收益,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为方便、快捷和多样的服务。然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银行收集和掌握信息的能力远远大于消费者,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采取不同于传统银行业务面对面柜台交易的虚拟交易方式和银行电子商务较于传统银行的独特风险(如系统安全风险,操作风险等等),都使其在银行电子商务交易中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需要法律给予倾斜性的保护。要保护银行电子商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首先就要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正如Samuel Johnso所言:“秘密或者神秘开始的地方,堕落或者欺诈己经离我们不远了。”,消费者知情权是是实现消费者其他权益的基础。 信息披露制度是保障消费知情权的有效制度,可以保障客户在掌握充分的信息的前提下做出知情决定。尤其在银行电子商务中,因为银行产品和服务本身具有一定的金融专业性,一般消费者自行收集和处理业务相关信息的成本高、难度大。因此,在银行电子商务中引入信息披露制度,根据银行电子商务特点制定完善的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制度和详细的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指引,是银行电子商务发展中必要且紧迫的任务,对保障银行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减少银行电子商务诉讼纠纷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虽然我国经过8年多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构建和逐步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法律规范体系,然而该规范体系主要集中于对商业银行公开信息披露,尤其是银行经营财务信息披露的规范上,对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并没有专门的规范性文件,而现有法规中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对银行电子商务的信息披露也无法完全适用和对接。同时学界对于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的关注程度不高,相关研究成果也很少。因此,本文以保护银行电子商务消费者为取向,通过对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一般理论,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现状和问题,国际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展开研究,试图为我国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有益建议。全文分四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一般理论分析。首先,通过将银行电子商务与相关概念辨析,对我国银行电子商务概念做出界定,并简要介绍我国银行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同时对银行电子商务和传统银行业务、一般电子商务进行比较,归纳银行电子商务特点;其次,在分析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内涵的基础上,比较概括出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的内涵;然后,从经济学和法学两个维度探讨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最后,结合银行电子商务的特点,指出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对现有制度提出的挑战。 第二章我国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法律规制现状分析。第一节,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法规政策,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安全法规政策中关于信息披露的规定和银行电子商务的规范性文件中对信息披露的规定进行梳理评论,分析我国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的立法现状。第二节,通过对10家样本银行数据的统计、比较和分析,发掘我国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的实践现状。第三节,根据前两节的研究,指出我国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体系和现有制度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国际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借鉴和启示。对国际组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欧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的规范、美国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主要是《电子资金划拨法》)、新加坡对于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的规定(主要是《网上银行科技风险管理指引》3.0版)展开梳理和比较,得出对完善我国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几点启示。 第四章我国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完善。第一节,提出构建全面统一的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法律规范体系首先要明确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消费者保护为主的立法价值取向,以及强制披露、严格披露信息质量标准和有限披露等信息披露原则,然后根据银行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完善关于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的各层次法律法规。第二节,从公开信息、非公开信息以及对客户信息披露三个层面探讨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程序的健全。第三节,借鉴英国和美国案例法对于银行电子商务消费者信息披露界限的规定,指明我国银行可以披露电子商务消费者信息的四种情形以及相关的告知义务。第四节,指出我国银行电子商务监管合作交流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和机制设计。第五节,从信息披露民事责任、个人惩罚机制和举证责任分配三方面论述信息披露责任机制的完善。最后,倡议通过树立消费者的权益意识,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和信息甄别意识和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的服务监督功能等措施打造良好的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披露法律规制外部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281;F83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J];司法业务文选;2003年09期

2 汪传才;论英国的分时度假立法[J];河北法学;2005年07期

3 汪传才;;欧盟《分时度假指令》研究[J];河北法学;2006年02期

4 黄勇;;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纵主横辅”特性之研究[J];时代法学;2006年03期

5 许庆晖;;证券公司委托理财业务会计信息披露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毛乾梅;;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启示[J];金融会计;2006年12期

7 张卿雅;;我国商业特许经营监管刍议[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何爱梅;黄悦;;论我国资产证券化投资者风险及其法律防范[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王乐锦;;生物经济的特征及其对会计的影响[J];理论学刊;2008年06期

10 郝胜林;王众;;论网上购物信息不对称的法律校正[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龙;张俊民;;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完整性研究——现状思考与政策建议[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海涛;陈苏美;黄月;;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初探[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3 宋绍清;张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门tb;;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战略管理信息披露实证研究——基于以战略为导向的企业价值报告体系设想[A];商誉会计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时薛原;;浅议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模式[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孟晓俊;胡琳吉;;美日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及启示[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丹;;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国际演进与启示[A];管理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研讨会暨余绪缨教授诞辰86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8 顾远;;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现状与改进[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正;;澳大利亚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立彦;冯子敏;;企业环境会计与环境信息披露管理机制——国际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A];第二届环境保护市场化暨资本运营与环保产业发展高级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完善我国信息披露民事赔偿责任[N];法制日报;2001年

2 淄博市商业银行 李本领 于孝敏 张振平;信息披露的影响及对策[N];金融时报;2000年

3 李敏斌;信息披露应告别“一国两制”[N];证券时报;2007年

4 王咏梅;信息披露:求真之道[N];中国财经报;2001年

5 尚欣;上证所鼓励*ST公司重组[N];证券日报;2003年

6 ;国内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将每季一次[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0年

7 潘敏 赵治纲;完善财务报告 加强信息披露[N];中国财经报;2003年

8 张连起;英国的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N];中国财经报;2003年

9 张连起;公司内控与治理结构缺陷对信息披露的影响[N];中国财经报;2003年

10 ;强化信息披露 深化市场监管[N];中国证券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洪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与测度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韩海文;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杜长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孙士霞;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5 李茁;交易所信息披露对证券市场的价量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余芸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夏博辉;中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王宇峰;我国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李勇;中国证券市场“内部人”交易的信息披露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汪炜;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市场效率[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王洪;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李华端;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信息披露与法律监管[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满艳凤;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特征、治理结构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杨志翔;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1年

6 阳振文;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傅小倩;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相关性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婷;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李仲丽;企业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蔡静;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84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1184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c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