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海关关税征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8 16:15

  本文选题:跨境电子商务 切入点:海关关税 出处:《天津财经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电子商务由于缩短了企业资金、技术的运转周期,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收入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提高,为购买到满意商品而进行跨国采购的意愿加强,促进了我国进口贸易的增长;同时我国制造业也在高速发展,产品远销海外,我国出口贸易逐年递增。基于电子商务对商业行为的渗入日益加大和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需求增加两方面原因,跨境电子商务应运而生,迅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实质是应用了电子商务技术的跨国贸易,将传统贸易中的部分商务流程进行数字化、电子化和网络化处理。与传统贸易模式相比,跨境电子商务扩大了交易主体范围和交易内容。海关关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做到"应收尽收"是确保国家税收持续稳步增长的重要手段。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增长的贸易量所带来的客观关税收入是不可低估的。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和现行关税制度发展的滞后性,跨境电子商务对现行的关税制度产生了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现行的关税制度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纳税主体、客体认定,纳税环节、地点的确认等方面出现了模糊性,这些问题给海关关税征管带来了困难,造成了部分关税流失。因此,完善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海关关税征管愈发必要。在目前的形势下,在正视和鼓励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如何完善海关关税征管,营造公平的贸易环境,保障我国进出口持续高速发展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通过对税收制度、海关关税制度、电子商务的特点以及海关对跨境电子商务这一新型业态的关税征管等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跨境电子商务目前在海关征管领域存在的各类问题,以及对税收原则、现行课税要素等方面造成的影响,从纳税主体、监管对象属性、凭证无纸化、管辖权确认、骗汇可能性等几个角度具体分析了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的相关对策,即对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海关关税征管应遵循兼顾贸易自由与保护、兼顾公平与效率、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国情的原则。逐步完善法律制度建设,统一税率简化税目,创新征管模式,完善信息化通关系统,加强风险管理并充分利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优势,逐步完善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关税征管工作。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business prospects, electronic commerce with the shortening of the enterprise funds, the operation cycle, reduce operating costs, improve enterprise income and other advantages has been widely us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national income increased, for the purchase of transnational procurement and satisfaction with the goods will strengthen, promote China's import trade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in rapid development, products are exported to overseas, China's export trad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Infiltration of e-commerce on the business behavior and the increasing of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creased demand is based on two reasons, cross-border e-commerce, cross-border e-commerce real rapid development.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technolog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ll be part of the business process of traditional trade in digital, electronic and networking and traditional trade processing.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o expand the scope of trade subject and trade. Customs tariff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national finance, do "stipulated in the law"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ensure the steady growth of the national tax revenue. The tariff income brought by the trade volume of the objective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rapid growth is not to be underestimated. Due to cross-border e-commer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ticularity and the current tariff system lag, cross-border e-commerce has had a huge impact and a severe challenge to the current tariff system. Current tariffs on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x subject, object identification, tax links, site confirmation and other aspects appear fuzzy, these problems bring difficulty to the Customs Tariff the collection, caused some tariff losses.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customs tariff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creasingly necessary.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s seen in the drum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cross-border excitation at the same time, how to improve the customs tariff collection, create a fair trad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China's sustained rapid development. It is worth to study through the tax system, the customs tariff system, relevant cont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customs on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this new format of tariff collection etc.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put forward various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customs collection in the field,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tax principles, current taxation elements and other causes, from the main tax, regulatory object attributes, documents paperless, jurisdiction confirmation, foreign exchange and other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pos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causes leading to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system, the Customs Administration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business should follow both free trade and Protection of both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both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meet the conditions of the principle.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unified tax simplification items, innovation administration mode, perfect information clearance system to strengthen risk management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existing functional advantages of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work of Customs Administration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5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立新;对外开放新阶段我国关税职能的改革[J];东南学术;2001年05期

2 陈红娟;我国彻底改变传统的高关税政策[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2年11期

3 夏金梅;;论关税增长和汉代私营贩运贸易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4期

4 原野;;新关税政策对化肥市场影响分析[J];化工管理;2008年12期

5 ;欧盟拟对美国产生物柴油征收进口关税[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9年05期

6 江勇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关税探究[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江雪;;化肥关税政策酝酿调整[J];四川化工;2010年06期

8 王爽;于巧丽;;碳关税对中国外贸影响的两重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7期

9 ;海关关税政策调整,笔记本电脑关税减八成[J];电脑爱好者;2012年09期

10 王普光;对当前我国关税作用的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198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绍庭;;漫谈关税与国际海关业务制度——兼谈征收关税理论原则[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2 徐世腾;;美国碳关税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3 何薇;;美国关税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温洪玉;;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关税减免政策述评[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明喜;汪寿阳;王明荣;;全球对美出口贸易的博弈分析——基于碳关税视角[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黄金树;李仁耀;蔡惠羽;;外国技术授权策略与本国关税政策之探讨[A];经济学(季刊)第4卷增刊(总第18期)[C];2005年

7 黄媛虹;沈可挺;;碳关税争端及其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杨仕辉;魏守道;;碳关税对中美两国影响的博弈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9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冯宗宪;于璐瑶;何阳;;碳关税征收情境下的中国产业竞争力变动态势和对策分析[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巴文;巴西拟取消部分食品进口关税[N];中国税务报;2007年

2 省财政厅副厅长 胡双明;用好关税政策 促进科学发展[N];山西日报;2007年

3 邓丽 实习记者 庄佳婧;“碳关税”带来的是什么?[N];中国包装报;2009年

4 叶子;俄政府将提高电视机进口关税[N];远东经贸导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陈继军;化肥企业冷静思量关税新政[N];中国化工报;2012年

6 王征 王建凡 任烈;我国关税两大基本职能[N];中国财经报;2004年

7 陈敏瑜;“最佳税率”与关税效应[N];中国税务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邹国金;关税筹划成为企业关注热点[N];中国税务报;2001年

9 宋世益;俄罗斯大幅提高进口我商品关税[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10 王东京 李莉;关税是一柄双刃剑[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温宇静;关税政策推进技术创新的机制和实施保障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2 李杰;欧盟碳关税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福利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3年

3 黄文旭;国际法视野下的碳关税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谢申祥;寡头竞争条件下的最优关税与研发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东辉;多哈农业协议及其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健之;中国现行关税政策及未来调整方向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林丽敏;碳关税与中国外贸的应对措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芳林;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4 庄利全;C公司SKD模式关税成本优化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郭莹;我国进口关税与产能过剩相关性的量化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6 林健;WTO框架下碳关税的合法性探究[D];华侨大学;2015年

7 张晓月;欧盟碳关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8 王一川;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收回关税自主权过程之探究[D];复旦大学;2014年

9 包志坤;碳关税对中国高碳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分析[D];宁波大学;2014年

10 陈晓彤;环境关税法律制度构建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77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1677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8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